A. |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 | |
B. | 赫爾希和蔡斯利用肺炎雙球菌研究遺傳物質時,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 |
C. | 摩爾根運用“類比-推理法”得出基因在染色體上 | |
D. | 沃森與克里克運用模型的方法研究遺傳物質的結構 |
分析 1、噬菌體侵染細胞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可見,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其DNA和蛋白質已經徹底分開.
2、假說演繹法又稱為假說演繹推理,是指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后,通過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
3、物理模型:以實物或圖片形式直觀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4、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蹤物質的運行和變化規律.借助同位素原子以研究有機反應歷程的方法;
5、類比推理法: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有部分屬性相同,從而推出它們的其他屬性也相同的推理.
解答 解:A、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DNA和蛋白質徹底分開,因此比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更具說服力,A正確;
B、赫爾希和蔡斯利用噬菌體和細菌研究遺傳物質時,運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B錯誤;
C、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得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C錯誤;
D、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D正確.
故選:BC.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基因在染色體上、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明確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識記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曲線Ⅰ表示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時的防治成本 | |
B. | 有害生物密度控制在圖中B點時收益最大 | |
C. | 防治稻田害蟲可提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 |
D. | 害蟲與青蛙之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防止血細胞凝集 | B. | 讓血細胞沉淀 | ||
C. | 洗掉血細胞的紅色 | D. | 使血細胞破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31.25% 63.75% | B. | 52.5% 47.5% | C. | 32.5% 67.5% | D. | 36.25% 63.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④⑤ | B. | ①②③⑦⑧ | C. | ③④⑤⑥⑦⑧ | D. | ②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是決定種群c的直接因素 | |
B. | 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c也會在最大值的一定范圍內波動 | |
C. | 預測未來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b | |
D. | 種群的基本特征除了數量特征之外還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空間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作果酒時,引起發酵作用的主要是附著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 | |
B. | 在制作葡萄醋的過程中,溫度應嚴格控制在18~25℃ | |
C. | 制作葡萄酒時,發酵要裝滿發酵瓶 | |
D. | 在酸性條件下用重鉻酸鉀檢測酒精時呈現橙紅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