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蘇云金桿菌能產生具有殺蟲能力的(Bt)毒素蛋白。下圖是轉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過程示意圖(為抗氨芐青霉素基因),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將圖中①的DNA用HindIII、BamH I完全酶切后,反應管中有_______種DNA片段。
(2)圖中②表示HindIII與Bam I酶切、DNA連接酶連接的過程,此過程可獲得_______種重組質粒;如果換用Bst I與BamH I酶切,目的基因與質粒連接后可獲得_______種重組質粒。
(3)目的基因插入質粒后,不能影響質粒的_______。
(4)已知轉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結合某些昆蟲腸上皮細胞表面的特異受體,使細胞膜穿孔,腸細胞裂解,昆蟲死亡。而該毒素蛋白對人類的風險相對較小,原因是人類腸上皮細胞_______ 。
(5)生產上常將上述轉基因作物與非轉基因作物混合播種,其目的是降低害蟲種群中的抗性基因_____的增長速率。
(6)科學家發現轉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傳遞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
①將轉基因植株與___________雜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量比為1:1。
②若該轉基因植株自交,則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量比_______。
③若將該轉基因植株的花藥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作離體培養,則獲得的再生植株群體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____________%。
【答案】 【答題空46-1】4 【答題空46-2】2 【答題空46-3】1 【答題空46-4】復制 【答題空46-5】表面無相應的特異性受體 【答題空46-6】基因頻率 【答題空46-7】非轉基因植株 【答題空46-8】3:1 【答題空46-9】100
【解析】分析:質粒上有兩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和位點,而目的基因的兩端共有3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和切點,其中有一種是相同的,結合3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和切點可知,不同的限制酶BamH I與Bst I切出的粘性末端堿基序列相同(均為GATC),所以只能選擇限制酶BamH I與Bst I對質粒和目的基因進行切割,才能讓目的基因插入質粒中。圖中①是切割目的基因,②是目的基因與質粒連接構建成基因表達載體,③是導入了重組質粒的根瘤農桿菌,④是含目的基因的轉基因植株。
(1)圖①中從蘇云金桿菌的DNA中切出3種DNA片段。而質粒可切出2種DNA片段,其中有1種與目的基因相同。所以共得到4種DNA片段。
(2)因HindⅢ切出的末端與BamHⅠ切出末端不同,則重組的質粒2種。BstⅠ與BamHⅠ切出的末端相同,則有1種重組質粒。
(3)質粒要進行復制才能更多的表達出產物,所以重組之后要能復制。
(4)不同生物的基因不同,表達產物的蛋白質也不同。從而造成人類腸上皮細胞表面無相應毒素蛋白的受體。
(5)轉基因與非轉基因作物混種,可降低抗性作物對害蟲的選擇性,使害蟲種群中的抗性基因頻率增長率減慢。
(6)①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量比為1:1.說明此雜交方式為測交,抗卡那霉素型為顯性雜合體(Aa),卡那霉素敏感型為隱性純合子(aa),雜交后代表現型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量比為1:1。
②抗卡那霉素型植株是顯性雜合體(Aa),該類型植株自交,即Aa×Aa,后代性狀分離比是抗卡那霉素型:卡那霉素敏感型=3:1。
③如果培養基不加卡那霉素,那么其再生植株中有一半是卡那霉素敏感型,另一半是抗卡那霉素型,所以將該轉基因植株的花藥在含有卡那霉素培養基上作離體培養時,卡那霉素對再生植株群體起到一個選擇作用,將卡那霉素敏感型全部淘汰,只留下抗卡那霉素型,因此培養基中全部是抗卡那霉素型,占總數的100%。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古詩《賦得古原草送別》,請據此詩回答下列問題:
(1)該詩描述的生態系統是草原生態系統,由于該生態系統的 較簡單,所以其 能力較差,抵抗力穩定性較低。
(2)該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如上圖,如果圖中植物能提供20 000kJ的能量,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則鷹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 。
(3)冬季來臨,寒冷會刺激狐皮膚內的 感受器,該感受器產生的興奮傳遞到下丘腦中的 ,在該中樞的調節下,使狐體溫保持穩定。若常溫下狐產熱和散熱速率分別為a1、b1,冬季時狐產熱和散熱速率分別為a2、b2,則a1、b1、a2、b2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 。
(4)該生態系統擔負的功能有 。
(5)若該生態系統作為天然牧場進行放牧,為提高產量可采用機械、化學或 防治鼠和兔,這樣做的目的是 。
(6)若該生態系統有一物種瀕臨滅絕,則建立自然保護區, ,是保護該物種的根本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15N標記的親代大腸桿菌(其DNA經密度梯度離心后如圖圖甲),轉至以14NH4C1為唯一氮源的培養液中培養,每20分鐘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下圖為離心結果模擬圖。已知一個大腸桿菌DNA中胞嘧啶個數為X。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繁殖三代后含15N的DNA分子與含14N的DNA分子比為1:3
B. 乙是轉入14N培養基中復制一代的結果
C. 出現丙結果至少需要40分鐘
D. 出現丁結果至少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為3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據圖回答:
(1)①過程是____________,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②過程的發生需要進行________,通常利用顯微操作、離心、振動、電刺激等________法,而化學法常用________作誘導劑。
(3)原生質體融合的關鍵是____________,其結構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
(4)融合后的原生質體會生出細胞壁,新細胞壁的產生與細胞內________(細胞器)有關。
(5)③ ④ 過程是一個________和________的過程,該過程中細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核苷酸合成有兩個途徑,物質A可以阻斷其中的全合成途徑(如圖)。正常細胞內含有補救合成途徑所必需的轉化酶和激酶,制備單克隆抗體時選用的骨髓瘤細胞中缺乏轉化酶.現用加入H、A、T三種物質的“HAT培養基”來篩選特定的雜交瘤細胞.關于篩選原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免疫的B細胞及其互相融合細胞因全合成途徑被A阻斷而在HAT培養基上不能增殖
B. 骨髓瘤細胞及其互相融合細胞因無法進行上述兩個途徑而在HAT培養基上不能增殖
C. 雜交瘤細胞因為可以進行上述兩個途徑所以能在HAT培養基上大量增殖
D. HAT培養基上篩選出的所有雜交瘤細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產生高純度的目標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細胞可產生抗體,乙表示正在出芽的酵母菌。
(1)上述細胞的結構中,屬于細胞代謝和遺傳控制中心的是[ ]________,該結構中RNA、蛋白質等大分子進出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
(2)按順序寫出甲細胞中抗體合成與分泌過程中經過的細胞結構:_________(用數字標號和箭頭表示)。
(3)甲細胞中含有而乙細胞沒有的細胞器是[ ]_____________。
(4)從甲細胞[5]結構上提取了某種物質,用非酶法處理后,加入雙縮脲試劑出現紫色;若加入斐林試劑并加熱,出現磚紅色沉淀,則說明該物質是________;此物質的存在體現了[5]結構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體內的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如下:
(1)圖中的X代表的元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2)小分子a是指__________,其結構通式為___________。
(3)由a→A的過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數目=____________。
(4)若A含有2條肽鏈,則A物質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個氨基,__________個羧基。
(5)若某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 054,20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在形成該蛋白質時脫去水的相對分子質量共1 746,則組成該蛋白質的肽鏈數目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