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中的BC段因DNA的復制,使染色體和核DNA數量比由1變為$\frac{1}{2}$,DE段因著絲點的斷裂,使染色體和核DNA的數量比由$\frac{1}{2}$變為1.
圖2中:A是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B是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排列在赤道板上;C是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D是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解答 解:(1)圖1中BC段變化的原因是DNA的復制,使染色體和核DNA數量比由1變為$\frac{1}{2}$,結果是細胞中DNA的數目加倍;DE段變化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結果是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加倍.
(2)綜合分析可以斷定,該植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為4條,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最多時8條,染色單體數目最多時有8條,細胞核中DNA分子數目最多時有8個.
(3)在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所以B圖是觀察細胞中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的最佳時期,該時期的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平面上.
故答案為:
(1)DNA復制(或染色體復制) DNA 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染色體
(2)8 8 8
(3)B、C B 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平面上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染色體與細胞核DNA數目的關系變化,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的特點,旨在考查學生分析題圖曲線獲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并應用相關知識結合題圖信息綜合解答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用液體培養基分離獲得細菌單菌落 | |
B. | 測定培養液中微生物數量,可選用顯微鏡直接計數法計數 | |
C. | 用蒸餾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經高溫、高壓滅菌后倒平板 | |
D. | 純化菌種時,為了得到單菌落,常采用的接種方法有平板劃線法和稀釋涂布平板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中DNA分子上的一個堿基對缺失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 |
B. | 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均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直接觀察到 | |
C. | 同源染色體上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 | |
D. | 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的原理是抑制有絲分裂中期紡錘體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親代 子代 | 第一組 | 第二組 | 第三組 |
雙親均為拇指能向背側彎曲 | 雙親中有一個為拇指能向背側彎曲 | 雙親均為拇指不能向背側彎曲 | |
拇指能向 背側彎曲 | 480 | 480 | 0 |
拇指不能 向背側彎曲 | 288 | 448 | 55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試管編號 | A | B | C | D | E |
pH | 5.60 | 6.20 | 6.80 | 7.40 | 8.00 |
磚紅色深淺 | +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