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人體中部分體液的關系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甲乙丙分別代表組織液、血漿和淋巴
B. 細胞外液是機體進行正常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C. T細胞、B細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
D. 乙液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甲液和丙液中蛋白質含量較少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對①②③④四個框圖內所包括生物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框圖①內的生物不都是原核生物,但都有核糖體
B. 框圖②內的生物都不含光合色素,故都屬于異養生物
C. 框圖③內都是原核生物,且都能發生基因突變
D. 框圖④內的生物都是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新鮮胡蘿卜切成粗細相同的5 cm長條,隨機平均分為a、b、c、d、e、f組,取上述6組細條分別放在濃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 h后測定每條胡蘿卜條的長度,統計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 實驗后,a組細胞的吸水量比b組多
B. 實驗后,c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于d組
C. 實驗后,f組細胞的細胞液滲透壓大于e組
D. 該實驗不設空白對照,a~f組之間相互對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碳循環模式圖,圖中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圖乙為其中部分營養結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過程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乙中的生物對應圖甲中哪些成分?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圖甲②③過程中碳的傳遞形式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圖中的蛇由于某種原因數量下降,蟾蜍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最后趨于穩定,這屬于____________調節,說明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4)若草固定的總能量為6.8×109 kJ,食草昆蟲和鼠同化的總能量是1.3×108 kJ,則人最多能獲得能量__________kJ。
(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調整到3/4,從理論上分析,改變取食比例后蛇體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來多增重________kg(能量傳遞效率按20%計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同學繪制的江南某濕地保護區的生態系統結構模型,表格是該研究性小組對該濕地的能量流動的調查結果〔單位為103 kJ/(m2·y)〕,請分析回答:
(1)生態系統結構包括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陽能主要通過圖中______(填字母)生物的____________過程輸入到由圖中A、B、C、D等生物構成的_____________中,E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圖表示該濕地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則圖中以CO2形式流動的是________(填圖中序號)。
(4)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_。
(5)生態學上有“中度干擾”假說,即一個生態系統受到中等程度干擾時,由于它具備____________能力,能夠維持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人類無需參與,______________調節是該能力的基礎。
(6)該濕地中的某種小魚取食大魚身上的寄生蟲,小魚取食前,常在大魚面前舞蹈一番,還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大魚才讓小魚取食,據此分析,小魚和大魚之間傳遞的信息類型有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農業生態系統模式圖。
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蚯蚓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來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_____(填“有機物”或“無機物”)。生活垃圾中的細菌和真菌屬于分解者,在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
(2)根據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處理生活垃圾,在確定處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時,通常需要考慮的因素可概括為3個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機肥在土壤中經分解、轉化可產生NO3-,通常植物根系對NO3-的吸收是通過_______運輸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圖2兩圖表示基因型為AaBB的雌性動物細胞內的染色體行為變化,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 圖1、圖2分別為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的染色體行為變化
B. 圖1中,⑤→①表示在分裂間期發生的染色體復制過程
C. 圖2細胞的b基因來自于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
D. 圖2細胞分裂形成的子細胞不能進行受精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