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甲為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內 DNA 含量變化曲線圖,乙為有絲分裂各時期圖像(順序已打亂),請回答:
(1)圖甲中可表示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的是 段,圖乙中細胞分裂的正確排序是 。其中染色體形成于圖 ,消失于圖 。
(2)若甲、乙兩圖表示同一種生物的細胞分裂,則甲圖中的 2N= 。
(3)圖乙中染色體數與其他各圖不同的是圖 ,引起不同的原因是 ,此時有染色體 條。
(4)研究染色體數目和形態最好的是圖乙中的 時期,此時細胞內染色體、DNA、染色單體數目之比為 。
【答案】(1)f→I C→E→D→A→B→F C A
(2)6
(3)A 著絲點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成為染色體 12
(4)D 1:2:2
【解析】(1)細胞周期是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時為止,因此圖甲中f→I段可表示為一個完整的細胞周期。圖乙有絲分裂各時期中A細胞處于后期,B細胞處于末期,C細胞處于間期,D細胞處于中期,E細胞處于前期,F細胞是新形成的子細胞,因此細胞分裂的正確排序是C→E→D→A→B→F,其中染色單體形成于C期、即圖C,消失于后期、即圖A。
(2)E細胞(含有6條染色體)中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因此該生物體細胞含有6條染色體,也含有6個DNA分子,因此甲圖中的2N=6。
(3)圖乙中各細胞圖A、B、C、D、E、F中,其染色體數與其他各圖不同的是圖A,原因是著絲點分裂,每條染色體中的兩條染色單體變成兩條染色體,染色體數目加倍,因此含有12條染色體。
(4)圖乙中D細胞所示時期為有絲分裂的中期,有絲分裂中期時細胞內染色體、DNA和染色單體數之比為1:2:2。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纖維素酶的測定方法一般是( )
A. 對纖維素進行定量測定
B. 對纖維素酶分解纖維素后所產生的葡萄糖進行定量測定
C. 對纖維素酶分解纖維素后所產生的纖維二糖進行定量測定
D. 對纖維素分解菌進行定量測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關系是( )
A.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就是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B.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否認了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
C.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是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礎和核心
D.自然選擇學說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都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探究種群數量的變化中,該同學取培養液用計數板制成裝片,在顯微鏡下進行計數,觀察到的圖像如圖所示。已知下圖計數方塊總邊長為1mm,涂抹厚度為0.1mm。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同學調查采用了種群密度調查中的抽樣調查法
B.為了實驗的準確性,該實驗應該設置一組空白對照實驗
C.若計得如圖所示的每一小格中酵母菌平均為10個,則該1mL培養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約2.5×106個
D.對于壓在小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計數方法是:計算兩邊和其夾角上的酵母菌的數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任何生物個體的遺傳物質只有一種
B.只有位于染色體上的基因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C.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是RNA,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是DNA
D.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實驗說明病毒的遺傳物質可以是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小組做了有關種種群和群落的研究,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通常采用標志法重捕法調查一塊菜地中蚯蚓的種群密度
B.用性外激素殺死雄蟲后,昆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
C.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一種生物與另一種生物生活在地點,則二者一定存在競爭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豌豆個體間行種植,另將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純種玉米個體間行種植,通常情況下,具有隱性性狀的一行植株上所產生的F1是( )
A.豌豆和玉米都有顯性個體和隱性個體
B.玉米都為隱性個體,豌豆既有顯性又有隱性
C.豌豆和玉米的顯性和隱性比例都是3:1
D.豌豆都為隱性個體,玉米既有顯性又有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