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1為某單基因遺傳病的家庭系譜圖,該基因可能位于圖2的A、B、C區段或常染色體上,據圖分析合理的是
A.該遺傳病一定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或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只位于Y染色體上,因為男性患者多
C.無論是哪種單基因遺傳病,Ⅰ2、Ⅱ2、Ⅱ4一定是雜合子
D.若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Ⅲ2為攜帶者的可能性為1/4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例中能體現細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懸浮液培養胡蘿卜單個細胞可形成可育的植株
②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
③用煙草組織培養的單個組織形成可育的完整植株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B組(40℃)和C組(60℃),測定各組在不同反應時間內的產物濃度(其他條件相同),結果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三個溫度條件下,該酶活性最高的是 組。
(2)在時間t1之前,如果A組溫度提高10℃,那么A組酶催化反應的速度會 。
(3)如果在時間t2時,向C組反應體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條件保持不變,那么在t3時,C組產物總量 ,原因是 。
(4)生物體內酶的化學本質是 ,其特性有 (答出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發酵條件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 葡萄汁裝入發酵瓶時,要留有約1/3的空間
B. 要想一次得到較多的果酒,在葡萄汁裝入發酵瓶時,要將瓶裝滿
C. 制作葡萄酒的過程中,在適宜的條件下,時間控制在10~12 d 左右
D. 制葡萄醋的溫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溫度高些,但時間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婚姻法禁止近親結婚,其理論依據是近親婚配的后代
A.必然會患遺傳病
B.患顯性遺傳病的機會大增
C.患隱性遺傳病的機會大增
D.發生基因突變的機會大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的基礎,有關說法合理的是( )
A.引入外來物種,對于營養結構簡單的生態系統來說一定能提高穩定性
B.生態系統中物種豐富度高,其自動調節能力強,抵抗力穩定性低
C.要從遺傳、物種和生態系統三個層面上考慮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D.對于瀕危物種遷地保護是主要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大面積種植只含一種抗蟲基因的轉基因甘藍(2N=18)以后,調查發現,小菜蛾種群對該種甘藍產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強的抗性。為此研究人員培育了體細胞含有兩種外源抗蟲基因(分別用A和B表示)的轉基因甘藍。這兩種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整合位點存在下圖所示的情況(細胞中只有2個抗蟲基因)。請回答下列問題(不考慮染色體的交叉互換):
(1)請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解釋小菜蛾種群抗性增強的原因:_________。
(2)甘藍是雌雄同株植物。體細胞含兩種抗蟲基因的甘藍表現為強抗蟲,含一種抗蟲基因的甘藍表現為弱抗蟲,沒有抗蟲基因的甘藍不抗蟲(普通甘藍)。
①體細胞含兩個抗蟲基因的轉基因甘藍與普通甘藍雜交,若F1中表現為強抗蟲的植株所占比例為25%,則該轉基因甘藍的兩個抗蟲基因的整合位點屬于上圖________類型。
②可選取上圖________類型的轉基因甘藍的花粉培育出單倍體強抗蟲轉基因甘藍。利用花粉培養出幼苗的技術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_______。
③上圖甲所示類型的植株自交,F1中表現為強抗蟲的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下面為人工遠緣雜交培育含有4個染色體組的可育蘿卜-甘藍植株的示意圖。
圖中過程①需要做的處理是_____________;圖中的受精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中含有________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與多樣性的問題。
圖顯示太平洋某部分島嶼上幾種鳥類的分布及遷徙情況。圖顯示其中的S鳥不同種群的等位基因頻率與代數的關系,其中n代表種群的個體數。
(1).圖顯示,相對于X島,Y島上的鳥_______多樣性減小。
(2).S鳥有黑羽(AA)、雜羽(Aa)、灰羽(aa)三種表現型,當S鳥遷至Y島后,在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統計發現灰羽個體只占1%,Y島S鳥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為___________。
估算Y島S鳥密度的調查方法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
(3).經過多個階段的遷移,在各島上發現源于S鳥的14種鳥,此類現象稱為________。
(4).據圖12判斷,隨著繁殖代數的增加,下列表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多選)。
A.群體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幾率越大
B.群體越小,種群基因越偏離原始種群
C.群體越大,種群遺傳多樣性越易消失
D.群體越大,種群純合子越傾向于增加
(5).除自然因素外,影響鳥類群體數量的人為因素有______(多選)。
A.棲息地開發 B.烈性病毒的出現 C.棲息地污染 D.棲息地因地震被島嶼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絲瓜地生態系統中,絲瓜、昆蟲甲、昆蟲乙存在捕食關系。下圖為某年度調查甲、乙兩種昆蟲種群數量變化的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絲瓜地的碳循環在絲瓜、昆蟲與無機環境之間完成
B.依據隨機取樣原則統計成蟲數量可計算出昆蟲種群密度
C.乙與甲的數量比值代表兩種昆蟲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D.乙數量的增加會減少甲種群對絲瓜的攝食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