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與細胞器相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藍藻細胞中有的酶在核糖體上合成后,再由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B.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細胞中,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
C.溶酶體能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細胞器
D.植物細胞葉綠體產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動運輸等過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種群數量最大的時刻為t2,乙種群為t4 | |
B. | t2~t3時間段甲種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
C. | t5時種群密度對乙種群的制約作用大于t4 | |
D. | 甲、乙兩種群的增長曲線均為S型曲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組別 | 甲組 | 乙組 | 丙組 | 丁組 |
實驗處理 | 在飼料中添加普通胰島素飼喂 | 在飼料中添加Boc5飼喂 | 注射普通胰島素藥物 | 注射Boc5 |
一段時間后測定的血糖含量數據 | a2 | b2 | c2 | d2 |
A. | a1<a2 | B. | b1>b2 | C. | c1>c2 | D. | d1<d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A、B兩種不同遺傳病的家系圖,調查發現,人群中患B病的女性遠遠多于男性。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病是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控制A、B兩種遺傳病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C.如果第Ⅱ代的3號個體與一患B病的男性結婚,最好生女孩
D.若第Ⅲ代的6號個體與9號個體結婚,生下一個患B病不患A病孩子的概率是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省等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夏季晴朗的中午,某些植物因為蒸騰過于強烈而出現氣孔關閉的現象,這是植物對環境變化的一種適應,此時這些植物葉肉細胞內C3、C5、[H]、ATP的含量短期變化分別是
A.降低、升高、升高、升高 B.升高、降低、降低、降低
C.降低、升高、降低、降低 D.升高、降低、升高、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河北省東校高三上第一次階段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命活動變化關系的描述,正確的是
A.細胞體積增大,與外界物質交換效率提高
B.細胞液濃度增大,植物細胞吸水能力減弱
C.生長素濃度升高,植物細胞生長速度加快
D.體內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釋放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普通班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現代生物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工程中常用DNA探針檢測目的基因的表達
B.動物體細胞培養所依據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
C.愈傷組織脫分化和再分化需要用一定比例的植物激素調控
D.生態農業能夠提高物種豐富度和能量傳遞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普通班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可使大腸桿菌生產人的胰島素。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和大腸桿菌在合成胰島素時,轉錄和翻譯的場所是相同的
B.DNA連接酶能把兩個黏性末端經堿基互補配對進行“縫合”
C.通過檢測,大腸桿菌中沒有胰島素產生則可判斷重組質粒未導入受體菌
D.在培養大腸桿菌的工程菌過程中,獲得目的基因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葫蘆島市高一上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觀察口腔上皮細胞中DNA 和RNA 的分布實驗中,加入8%鹽酸的作用不包括
A.促使細胞膜上蛋白質變性,利于染色劑進人細胞
B.改變細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人細胞
C.促使染色質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利于染色
D.促使染色質中的DNA解旋,有利于與染色劑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