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屬于限制細胞長大的因素是
A.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 | B.保持細胞的較高的物質運輸效率 |
C.生物體自身體積限制 | D.核內DNA不會隨著細胞體積的擴大而增加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屆四川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25分)
Ⅰ.(6分)下圖為人體某組織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 都屬于細胞外液,請在下列方框中分別填寫其名稱并用箭頭表示出a、b、c 三者之間的關系。
![]() |
(2)人體內的細胞通過 才能與外界環境間接地進行物質交換。因此,只有維持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的穩態,機體才能進行正常的生命活動。目前普遍認為, 調節網絡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3)長時間行走后,腳底會磨起“水泡”,刺破水泡,流出的淡黃色液體主要是 。
Ⅱ.(11分)下圖甲示縮手反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甲圖中f表示的結構是 ,乙圖是甲圖中 (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乙圖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 。
(2)[③]的名稱是_________。為神經興奮的傳導提供能量的細胞器[ ]_________。縮手反射時,興奮從A傳到B的信號物質是 。興奮不能由B傳到A的原因是 。
(3)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B細胞產生 ,使突觸后膜的膜電位發生變化。結構③內物質釋放到突觸間隙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具有 。
(4)[①]結構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在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該處細胞膜膜_______(填內或外)為負電位。
Ⅲ.(8分)科學家將使啤酒產生豐富泡沫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使其產生LTP1蛋白,釀出泡沫豐富的啤酒,具體的操作過程如下圖所示。(注:限制性內切酶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限制性內切酶Ⅱ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
(1).圖中所示的基因工程操作過程的A和C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圖中可以看出所用的運載體B是__________。
(3).請畫出LTP1基因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LTP1基因和B所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黏合?__________。假設能的話,還必須需要的一種工具酶
_________ _____。
(4).如何檢測LTP1基因在啤酒酵母菌中的表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該過程中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是 。
Ⅳ.(4分)填寫概念圖: 物種形成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選做題(考生只能選做一題,如兩題全做,以A題計分)
A、螢火蟲能發光是因為螢火蟲體內可以通過熒光素酶催化一系列反應。如果熒光素酶存在于植物體內,也可使植物體發光。一直以來,熒光素酶的唯一來源是從螢火蟲腹部提取。但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組科學家成功地通過轉基因技術實現了將熒光素酶基因導入到大腸桿菌體內,并在大腸桿菌體內產生熒光素酶。請你根據已有的知識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在此轉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提取目的基因通常有兩種途徑,提取該目的基因的方法最可能的途徑是____________。
(2)在該過程中需要多種酶的參與,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3)將此目的基因導入到大腸桿菌體內需要運載體的幫助。下列所列哪項不是選取運載體的時候必須考慮的?________
A、能夠在宿主細胞內復制并穩定保存 B、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點
C、具有與目的基因相同的堿基片斷 D、具有某些標記基因
(4)在此轉基因工程中,是由質粒承擔運載體的。在將體外重組DNA導入大腸桿菌體內之前通常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大腸桿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熒光素酶的特殊作用,人們一直設想將其基因作為實驗工具,將它和某一基因連接在一起,通過植物是否發光來確定該基因是否已經轉入到植物體內,如判斷固氮基因是否成功導入某植物體內。正常根瘤菌體內的固氮基因與螢火蟲體內的熒光素酶基因相比,除了堿基對的順序、數目不同以外,在結構方面還存在不同點,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水體微生物對有機物有分解作用。右圖所示為一種新的有機物吡啶羧酸(DPA)(分子式為C6H5NO2)進入池塘水體之后被水體微生物分解情況,其中箭頭表示該有機物第二次進入該水體的時刻。回答下列問題:
(1)第一次吡啶羧酸進入水體被降解有較長的遲延期,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圖可知,第一次吡啶羧酸進入水體一段時期以后第二次再進入水體,吡啶羧酸急速下降,說明微生物代謝異常旺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吡啶羧酸為微生物代謝提供了____________營養。這些分解吡啶酸的微生物同化代謝類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吡啶羧酸進入水體后被微生物分解,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______能力。該能力與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成正比。
(5)池塘屬于______________生態系統,該生態系統又被稱作“地球之腎”,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四川省瀘縣第九中學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25分)
Ⅰ.(6分)下圖為人體某組織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 都屬于細胞外液,請在下列方框中分別填寫其名稱并用箭頭表示出a、b、c 三者之間的關系。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