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過程中,科學家們做了下列實驗。請回答問題:
(1)豚鼠的胰腺腺泡細胞能夠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觀察到這些細胞具有發達的_______________。
(2)科學家將一小塊胰腺組織放入含放射性標記____________的培養液中短暫培養,在此期間放射性標記物被活細胞攝取,并摻入到___________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質中。組織內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劑曝光,固定組織后在顯微鏡下便可發現細胞中含放射性的位點,這一技術使研究者能確定________________在細胞內的位置。
(3)科學家將短暫培養的胰腺組織洗去放射性標記物,轉入不含放射性標記物的培養液中繼續培養。實驗結果如圖所示。
隨著______________的變化,放射性顆粒數的百分比在不同細胞結構上有規律的變化,據此推測,分泌蛋白轉移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細胞內部產生的蛋白質被包裹于膜泡之中,這些膜泡能夠精準的運輸。為了確定參與膜泡運輸的基因(sec基因),科學家篩選了兩種酵母突變體,這兩種突變體與野生型酵母電鏡照片差異如下:
酵母突變體 |
與野生型酵母電鏡照片的差異 |
sec12基因突變體 |
突變體細胞內內質網特別大 |
sec17基因突變體 |
突變體細胞內,尤其是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間積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
據此推測,sec12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有關。sec17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2)氨基酸 核糖體 放射性標記物質(或“放射性標記蛋白質”)
(3)追蹤時間 附有核糖體的內質網→高爾基體→分泌小泡
(4)內質網小泡 參與膜泡(或“小泡”)與高爾基體的融合
【解析】
試題分析:⑴具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細胞中具有較多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⑵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通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氨基酸來研究蛋白質的合成和運輸過程,根據放射性物質出現的位置可判斷分泌蛋白的運輸經過的細胞器。⑶據圖9可知,隨著追蹤時間的變化,放射性顆粒在不同結構的多少,可以確定分泌蛋白的轉移途徑為:附有核糖體的內質網→高爾基體→分泌小泡 ⑷sec12基因突變后,細胞中的內質網大,推測sec12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可能參與內質網小泡的形成;sec17基因突變突變后,細胞中內質網和高爾基體間積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說明小泡沒有與高爾基體融合,推測sec17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參與“小泡”與高爾基體的融合。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在生物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學發展史上的幾個重要實驗,其中沒有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的是( )
A.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
B.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C.艾弗里所做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2.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在生物學研究中具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是生物學發展史上的幾個重要實驗,其中沒有應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的是( )
A.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 B.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C.艾弗里所做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途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湖北省黃岡中學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6分)科學家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時,做過下列實驗:
(1)選用豚鼠的胰腺細胞作為實驗材料,是因為該細胞具有__________ 的功能。
(2)本實驗需在培養液中加入標記物,可供選擇的物質有: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3H標記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H標記的亮氨酸及3H標記的葡萄糖。該實驗應選擇___ _______作標記物。細胞培養3分鐘后,需向培養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標記物連續滲入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隨著時間的變化測定細胞各組成的放射性,結果如下圖所示。
據圖可知,分泌蛋白是在__________中合成的,并沿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頭表示)途徑向外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安徽馬鞍山二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每空2分,共12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過程中,科學家們做了下列實驗。請回答問題:
(1)本實驗需在培養液中加入標記物,可供選擇的物質有:被3H標記了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亮氨酸及葡萄糖,該實驗應選擇 做標記物,該物質從培養液進入細胞的方式是 。
(2)科學家將短暫培養的胰腺組織洗去放射性標記物,轉入不含放射性標記物的培養液中繼續培養。實驗結果如圖所示。隨著 的變化,放射性顆粒數的百分比在不同細胞結構上有規律的變化,據此推測,分泌蛋白轉移的途徑是 。
(3)細胞內部產生的蛋白質被包裹于膜泡之中,這些膜泡能夠精準的運輸。為了確定參與膜泡運輸的基因(sec基因),科學家篩選了兩種酵母突變體,這兩種突變體與野生型酵母電鏡照片差異如下:
據此推測,sec12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與 的形成有關。sec17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