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解:圖1中,A是細胞膜上的蛋白質,B是磷脂雙分子層,C是糖蛋白(分布于膜的外側).根據物質跨膜運輸的特點判斷,b為自由擴散,a、e為主動運輸,c、d為協助擴散.
圖2中,甲運輸方式中,物質運輸速率和細胞外物質的濃度成正比,因此屬于自由擴散;而乙運輸方式中,物質運輸的速率在一定范圍內,隨著能量的增加而增加,達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而是維持穩定,可見該物質的運輸和能量、載體有關,應屬于主動運輸.
解答 解:(1)圖1中細胞膜是在 電子顯微鏡放大的結果.該膜的模型被稱為流動鑲嵌模型,科學家用該模型很好地解釋了生物膜的結構及特點.
(2)借助通道的是協助擴散,應是高濃度一側到低濃度一側,不需要能量,在圖1中c是高濃度到低濃度,有通道蛋白,不需要能量,故是c.
(3)根據題意可知,物質X在細胞中的濃度高于海水中該物質濃度,由于主動運輸中物質可以從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運輸,因此確定該細胞能主動地吸收物質X,可用圖1中的a表示,這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
(4)甲運輸方式中,物質運輸速率和細胞外物質的濃度成正比,因此屬于自由擴散;而乙運輸方式中,物質運輸的速率在一定范圍內,隨著能量的增加而增加,達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增加,而是維持穩定,可見該物質的運輸和能量、載體有關,應屬于主動運輸,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和載體蛋白的協助,因此曲線乙中Q點對應時刻細胞吸收速率不再上升,此時,限制物質進入細胞的因素是能量供應不足或載體數量有限.
故答案為:
(1)電子顯微鏡 流動鑲嵌模型
(2)c
(3)吸收a選擇透過性
(4)膜兩側物質的濃度差 細胞膜上運輸該物質的載體蛋白數量有限
點評 本題著重考查了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異同點,要求考生能夠根據不同物質運輸方式的特點確定圖1中各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并且確定圖2曲線表示的運輸方式,難度適中.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圖示不可能是植物細胞 | B. | DNA僅存在于結構6中 | ||
C. | 結構1中含有DNA | D. | 結構3是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膜是對生物體內所有膜的統稱 | |
B. | 合成膽固醇類激素的細胞中內質網含量豐富 | |
C. | 葉綠體中產生的[H]與O2結合形成水 | |
D. | 線粒體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全部轉入ATP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磷脂雙分子層是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但磷脂與物質的跨膜運輸無關 | |
B. | 真核細胞中有維持細胞形態、保持細胞內部結構有序性的細胞骨架 | |
C. | 藍藻在生物進化中的重要意義是它具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 | |
D. | 細胞液又稱細胞基質,主要成分有水、無機鹽、糖類、蛋白質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尿嘧啶、胸腺嘧啶 | B. | 胸腺嘧啶、尿嘧啶 | C. | 核糖、脫氧核糖 | D. | 尿嘧啶、腺嘌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c分別是高爾基體、溶酶體和內質網 | |
B. | 溶酶體的酶可以將線粒體氧化分解 | |
C. | a、b、c、d的膜結構成分是磷脂、蛋白質等 | |
D. | b與e結合成f的過程體現了生物膜結構具有流動性的特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病毒是系統,但不是生命系統 | |
B. | 森林里面的松樹是一個種群 | |
C. | 一片樹葉是一個器官,一段血管是一個器官 | |
D. | 菌落是同種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的細胞集合,雖然帶有一個“落”,但是屬于種群層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生物(浙江卷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欲研究甲狀腺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對成年小鼠的分組及處理見下表。在適宜的實驗條件下,正常飼奍,每隔一定時間測定耗氧量(單位時間內單位體重的氧消耗量),記錄數據并統計分析。
請回答:
(1) 表中w是對丁組小鼠的處理,該處理是 。
(2) 預測實驗結果(設計一個坐標系,將預測的實驗結果用示意曲線表示)。
(3) 分析與討論
①合成與分泌促平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細胞位于 ,該激素經 的血液運至腺垂體發揮作用。
②通過服用放射性131I來檢測甲狀腺功能的依據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