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蛋白質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物質 |
B、不同生物的蛋白質在結構上存在差異 |
C、蛋白質與生物的性狀密切相關 |
D、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變化多端可以貯存大量遺傳信息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甲圖中每對基因的遺傳都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
B、乙圖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該生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數為8條 |
C、丙圖家系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該病最有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病 |
D、由丁圖可知,該生物基因組測序需要測定5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用35S標記噬菌體蛋白質,離心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上清液放射性低 |
B、用32P標記噬菌體DNA,離心后上清液中可能有放射性 |
C、用35S標記噬菌體蛋白質,離心后上清液繼續培養,放射性增強 |
D、用32P標記噬菌體DNA,離心后沉淀物繼續培養,放射性增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細胞2、細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細胞 |
B、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細胞2、細胞3、細胞4、細胞5 |
C、HIV入侵人體后,主要侵染人體的細胞2 |
D、物質a主要分布在血清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曲線上的點 | N |
| ||
S1 | 20 | 0.90 | ||
S2 | 50 | 0.75 | ||
S3 | 100 | 0.50 | ||
S4 | 150 | 0.25 | ||
S5 | 180 | 0.10 |
A、環境阻力對種群增長的影響出現在S4點之后 | ||
B、防治蝗蟲應在蝗蟲數量達到S3點時進行 | ||
C、漁業捕撈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點 |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格里菲思的實驗證實加熱殺死的S型菌體內存在的轉化因子是DNA |
B、艾弗里的實驗與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設計思路基本相同 |
C、艾弗里的實驗沒有設置對照 |
D、用含32P的培養基直接培養噬菌體,可得到放射性標記的噬菌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預處理 |
發酵 |
發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