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在最適溫度和光照強度下,測得甲、乙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隨環境中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植物乙比植物甲對CO2濃度更敏感
B.當CO2吸收量為c時,植物甲與植物乙合成有機物的量相等
C.d點時植物甲細胞內產生ATP的結構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
D.適當降低光照強度,b點將向右移動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小麥種質資源包括:①高產、感病;②低產、抗病;③高產、晚熟等品種。為滿足不同地區及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種專家要培育3類品種:a.高產、抗病;b.高產、早熟;c.高產、抗旱。下述育種方法可行的是
A.利用品種①、③進行品種間雜交篩選獲得a
B.對品種③進行染色體加倍處理篩選獲得b
C.a、b和c的培育均可采用誘變育種方法
D.利用品種①、②和③進行品種間雜交篩選獲得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為某家系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該病不可能是( )
A.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C.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D.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甲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區域,圖乙表示該植物根尖處于有絲分裂過程的一個分裂相.圖丙呈現的是細胞分裂過程中的某一物質的形態變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①②③④細胞形態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 ____,進行實驗獲得圖乙結果時,____ ___(能/不能)利用圖甲②區細胞為材料,原因是___ _______。
(2)根據圖乙中染色體的狀態可看出,此為 期。乙圖下一個的時期中的染色體數為 個,核DNA為 條,此時細胞中新出現的結構有 (至少寫出三項),該生物的體細胞中含有 條染色體。
(3)丙圖①→②、②→③表示的生理變化過程分別發生在_______、__ _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葉綠體內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實驗中需要加入SiO2進行研磨,以破碎細胞和葉綠體
B.在研磨過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葉綠素被破壞
C.紙層析法分離色素后在濾紙條上形成的4條色素帶從上至下分別呈橙黃色、黃色、藍綠色、黃綠色
D.色素帶的寬度反映了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兩棵同種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別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內,如圖甲、乙所示;在相同自然條件下,測得一晝夜中植物氧氣釋放速率分別如圖丙、丁曲線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和cd段,曲線下降的原因相同
B.一晝夜中,裝置乙中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比甲多
C.e點時,氣孔關閉導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
D.裝置甲的植物葉綠體中,在14點時C5含量比10點時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毓文中學高一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在光學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一個細胞,其細胞核位于細胞的左側,細胞質流動方向為順時針。則在觀察的材料中,細胞核的實際位置及細胞質流動方向分別是( )
A.位于左側;順時針 B.位于右側;順時針
C.位于左側;逆時針 D.位于右側;逆時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圖所示過程中核糖體移動的方向是從左到右 | |
B. | 甲圖所示的過程叫做翻譯,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合成 | |
C. | 乙圖所示過程叫做轉錄,轉錄產物的作用一定是作為甲圖中的模板 | |
D. | 甲圖和乙圖所示過程中都發生了堿基配對,但堿基互補配對方式有所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