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人體感覺器官或部分組織模式圖,請據圖選擇正確的描述是( )
A.圖1的結構1是晶狀體,結構3是玻璃體,結構2房水
B.圖2的結構5是神經細胞,結構6是視細胞,它們共同構成了圖1的結構3
C.圖3的結構8是前庭,與平衡感覺有關;結構11含有聽覺感受器
D.圖4是味蕾,能感受甜、酸、苦、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一定濃度梯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扦插枝條,枝條生根的情況如圖甲;圖乙為不同濃度生長素對頂芽和根部生長的影響。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圖甲能體現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
B.圖甲中,12ppm是生長素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C.圖乙中,a是生長素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
D.圖乙中,c~d濃度對頂芽生長具有促進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響的曲線,圖乙表示在最適溫度下,pH=b時H202分解產生的02量隨時間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溫度降低時,乙圖中的e點不變,d點右移
B. H202量增加時,乙圖中的e點上升,d點左移
C. 最適溫度下,pH=c時,乙圖中e點的值為0
D. 最適溫度下,pH=a時,乙圖中e點下移,d點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現所有生物都存在著一個內源性的生物鐘,下圖為人體褪黑素產生與生物鐘的關系示意圖,其中產生的褪黑素對調節睡眠、提高免疫等方面均有重要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調節生物鐘的中樞位于______,除此之外,該中樞還具有______的功能(列舉一點即可)。由圖可知,使松果體分泌褪黑素的信號分子是______。
(2)結合圖中信息分析,在光暗信號刺激的條件下,機體維持褪黑素含量相對穩定的機制是______。
(3)若人體睡眠不足,生物鐘紊亂,病原體容易侵入人體,激起人體一系列的免疫反應,其中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的條件是______。由此可見,睡眠質量能夠影響免疫系統的______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中樞神經元之間的一種連接方式,圖中①、②、③表示神經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共有突觸7個,完整神經元3個
B.在A處給一個適宜的刺激,興奮可沿著3條途徑傳到B處
C.A處給一個適宜的刺激,其中耗時最長的一條途徑經過5個突觸
D.圖中①②③有的可能為抑制性神經元,也可能是興奮性神經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與如圖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表示傳出神經纖維,③表示傳入神經纖維
B.反射過程中,興奮在①②③處都只能單向傳導
C.神經遞質通過突觸前膜的主動運輸釋放至b處
D.c處發生了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資料1:葉綠體一般呈橢球形,有窄面與寬面之分,如圖所示。
【1】細胞內的葉綠體在不同光照條件下能夠運動,這種運動改變橢球形的方向。在弱光下,葉綠體以______面接受光照,原因是_______。
【2】葉綠體中NADPH直接供氫的部位和二氧化碳固定的部位分別是_______。
【3】下列關于葉綠體色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______。
A.葉綠體中的葉綠素分子含有鎂元素
B.葉綠素a和葉綠素b在紅光區的吸收峰值相同
C.結合在類囊體膜上的各種色素將吸收的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ATP和NADPH中
D.葉綠素分布在類囊體膜上,類胡蘿卜素分布在類囊體腔中
【4】資料2:光照強度、水分等是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圖表示光照強度對A、B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據圖可知,與B相比,A應種植在_______________條件下,A、B兩種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對光能利用的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資料3:在暗反應中,CO2必須與RuBP(五碳化合物)結合,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環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斷進行;但O2也可與RuBP結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個二碳化合物,此二碳化合物不參與光合作用。圖為不同O2濃度下葉表面溫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據圖分析,該植物在25℃、適宜光照、1.5%與21%的O2濃度下,每小時單位葉面積積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__mg。(相對分子質量:CO2-44,葡萄糖-180.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結合暗反應的過程,解釋不同氧濃度下葡萄糖積累量產生差異的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有甲乙丙三個圖,甲圖示骨髓細胞有絲分裂中DNA含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乙丙圖示性腺細胞分裂的兩個時期的結構模式圖,a、b表示染色體片段。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骨髓細胞的細胞周期是 _________ 小時;據圖甲判斷正確的是 ____________。
A.染色體數量倍增發生在Ⅰ段 B.Ⅱ段無mRNA的合成
C.Ⅱ段可觀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體 D.基因突變最可能發生于Ⅲ段
【2】在一個細胞周期中,最可能發生在同一時期的是
A.著絲點的分裂和細胞質的分裂B.細胞板的出現和核膜核仁的再現
C.染色體數加倍和染色單體形成D.染色體復制和中心粒倍增
【3】下列關于圖乙丙兩圖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乙細胞處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時期沒有遺傳物質的復制
B.兩圖說明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C.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可發生在兩圖所處的分裂時期
D.若兩圖來源于同一個卵原細胞,且圖丙是卵細胞,則圖乙是次級卵母細胞
【4】將DNA分子雙鏈用3H標記的肝細胞(2n=8)移入普通培養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讓細胞連續進行有絲分裂。根據如圖所示判斷在普通培養液中的第三次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染色體的標記情況依次是 .。
A.8個bB.4個a 4個b
C.4個b,4個cD.b+c=8個,但b和c數目不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