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面人體細胞新陳代謝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代表________。
(2)B代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由此可使人體內________六大營養成分得以補充。
(3)呼吸的4個連續過程中C代表________,是通過________實現的。F代表________,機體經過F后,血液成分發生的改變是________。
(4)G代表尿的形成,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兩個過程。如果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則最可能是腎臟的________發生病變,如果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則是________分泌________不足所致。
(5)H過程與體溫調節的關系是________。
(6)肝臟內的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進入心臟后,先經________循環,后經________循環,運送到全身各組織細胞中被氧化分解,其中當________結合成________同時釋放能量,能量的一部分轉移給________而生成________儲存起來,供人體需要時利用。
(7)氨基酸在肝臟內經脫氨基作用所產生的氨基可以轉變為________。由[ ]________排出體外。
(8)在淋巴系統中,來自小腸的淋巴管內的淋巴與其他淋巴不同點是________。
(9)循環系統中所運輸的氣體,到達[ ]________毛細血管實現氣體交換,氣體交換的動力是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名師3輪點擊新高考 生物 題型:022
有毒物質是指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有毒害作用的物質,排放到生態環境之中而引起危害.這些物質主要是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農藥化肥和放射性物質等.
人類每年向環境排放大約幾千至上萬噸汞,大部分進入海洋,工業廢渣中還有如鋅、銅、鉛和鎘重金屬等,而廢水中更有氰化物、氟化物和酚等有毒物質.水俁灣事件是有名的海洋污染事件.1953~1968年日本熊縣水俁灣遭到含汞污水的污染,原來一家日本的工廠把含汞廢水、廢渣排入水俁灣,汞進入魚蝦體內,貓鳥等動物和人因吃魚蝦而引起甲基汞的慢性中毒,因而得病.病人手腳麻木、聽覺失靈、運動失調、嚴重時呈瘋癲狀態甚至死亡,人稱水俁病.
人們為防治病蟲害和消滅雜草,在農業生產上廣泛應用殺蟲劑(如DDT、六六六等)和除草劑,同時又大量使用化肥來提高土壤肥力,這在一定條件下能達到目的,但從長遠利益看,卻給人類自身帶來危害.污染物進入環境后,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隨著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在復雜的生態系統中不斷地遷移、積累和富集.殺蟲劑DDT就是其中一個實例.
DDT是有機氯類農藥,其特點是化學性能較穩定,易溶于脂肪,難分解而殘留性強,我國在1983年起已禁用.由于DDT的化學物質與脂肪相類似,因而很容易積累于生物體內,特別是水域,通過食物鏈而逐級濃縮,因分解緩慢,常可積累到毒害的程度.如有的國家牛肉中DDT的殘留量達0.88×,有的國家人體脂肪細胞中DDT的含量達到30.2×
.這些DDT就是通過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而進行全球性擴散并沿著不同的途徑進入動物和人體的.
污染物進入環境后,還有一個積累和富集的過程.有機氯農藥在水中的溶解度雖然很低,但通過食物鏈可以成千上萬倍地在生物體內濃集起來.如美國舊金山北部休養圣地明湖,由于使用DDT,使湖中的魚類和鳥類大量死亡.經分析證明,湖中浮游生物體內含DDT是湖水的265倍,小魚脂肪中含DDT是湖水的500倍,食肉魚的脂肪中含DDT是湖水的8.5萬倍,這就是DDT沿“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小魚→食肉魚(或水鳥)”的食物鏈逐級積累的結果,在生態學上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作用.
1999年上半年,在比利時一些養雞場,突然出現母雞不生蛋、肉雞生長異常等現象.4月下旬,該國農業部長經調查研究發現,某大型飼料公司生產的飼料中,竟含有高濃度的致癌物質——二噁(dioxin).由于使用受了污染的飼料,結果發現雞脂肪中二噁
的含量超過允許量的140倍,隨后又在一些豬肉和牛肉中發現了二噁
.比利時“二噁
污染雞”事件在世界掀起軒然大波,可能受到污染的食品包括雞、雞蛋、牛肉、豬肉、牛奶及數以百計的衍生產品,成為繼瘋牛病危機之后歐洲最大的一起食品污染案,其范圍之廣、影響之大,與前者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DDT、二噁等污染物的污染及對生物的毒害作用,涉及到生態學、化學等多學科知識,因而是高考跨學科考試中的熱點,特別是理科綜合能力測試中的熱點.下面結合實際問題來分析一下這類問題的考法與解法.
瑞士化學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DDT可殺滅各種蚊子和傳播各種傳染病的虱子.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評價說:“單獨從預防瘧疾病來看,DDT可能拯救了50000萬生命”.但DDT是一種難降解的有毒化合物,進入人體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國已于1983年停止生產和使用.已知在許多化合物中硫可以取代氧,取代后的物質仍跟原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質.
下面是殺蟲劑“DDT”和“1605”的結構簡式: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殺蟲劑1605本身對人畜毒性遠強于DDT,但DDT已被禁用,而1605尚未禁用,這是因為________.
2.按照傳播途徑來分類,瘧疾屬于________傳染病.
3.在過去,施用農藥DDT的地區,雖然占陸地面積的一小部分,可是遠離施藥地區的南極,動物體內也發現了DDT,這種現象說明了
[ ]
A.DDT是揮發性物質
B.考察隊將DDT帶到了南極
C.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化循環
D.南極動物也偶爾到施用農藥的地區尋食
4.下表是甲乙丙丁四個種群在一個達到生態平衡的環境中所含有的總能量和殘留農藥DDT的平均濃度.
請分析說明:
①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中屬于次級消費者的是________.
②從表中可以看出,生物體內DDT的濃度的積累是通過________這條途徑來實現的.
③人們在使用DDT的初期,殺蟲效果十分明顯,但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抗藥性個體越來越多,這說明DDT的使用對害蟲起到了________作用,抗藥性的增強是通過害蟲與殺蟲劑之間的________來實現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甘肅省蘭州一中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理科綜合試題(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每空1分,共14分)
(Ⅰ)突變型面包霉菌須在基本培養基上添加適當的氨基酸才能生長(氨基酸依賴型)。現有兩個氨基酸依賴型紅色面包霉菌突變株a和突變株b,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一:將上述兩個突變株分別接種于下面6種培養基上,兩個突變株不能在l、3、5培
養基上生長,而在2、4、6培養基上都能生長。培養基的成分如下表所示,則突變株a和
b需要表內A—J中的 氨基酸才能生長。
培養基號 | 基本成分 | 增加的氨基酸種類 |
1 | | 無 |
2 | | A、B、C、D |
3 | 基本培養基 | B、E、F、G |
4 | C、F、H、I | |
5 | D、G、I、J | |
6 | A-J都有 |
|
編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成分 | S | (NH4)2SO4 | K2HPO4 | MgSO4 | FeSO4 | CaCl2 | H2O |
含量 | 10g | 0.4g | 4.0g | 9.25g | 0.5g | 0.5g | 10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年吉林省實驗中學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題型:綜合題
(8分)根據下圖,分析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1)圖甲所示為遺傳信息的_____________過程,聚合成的多肽為 _______肽。
(2)圖乙為_______的結構示意圖。如果圖乙中的反密碼子為 UAG , 則對應的密碼子是_______,轉錄出該密碼子的基因模板鏈上對應的堿基是_______。mRNA上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有_____種。
(3)在人體內該過程不可能發生在
A.神經元 B.肝細胞
C.心肌細胞 D.成熟的紅細胞
(4)人體神經細胞與肝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這兩種細胞的
A.DNA堿基排列順序不同 B.核糖體不同
C.轉運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體內T淋巴細胞和B 淋巴細胞是主要的免疫細胞,由于每一種淋巴細胞只能識別和結合一種抗原,并引起免疫反應,因此它們參與的免疫反應又稱為特異性免疫。請分析回答下列有關特異性免疫問題:
Ι 艾滋病是一種免疫缺陷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極高。右圖表示HIV感染人體后,體液中HIV濃度和人體內主要的免疫細胞數量的變化過程。
75.由圖知,HIV主要攻擊的淋巴細胞是 ,受到抗原刺激后,該細胞會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 ___。
76.HIV侵入人體的B階段,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是 。
77.HIV疫苗很難研制的根本原因是 。
78.B 淋巴細胞的免疫通常需要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幫助。請說明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是如何幫助B 淋巴細胞實現體液免疫的? 。
Ⅱ 淋巴細胞依靠其細胞表面的受體識別抗原,每個淋巴細胞只帶有一種特異性抗原受體。淋巴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是怎樣產生的呢?模板學說認為,是在抗原進入機體后,以抗原為模板設計出來的。克隆選擇學說認為,在抗原進入機體之前,具有不同類型特異性受體的淋巴細胞就已經存在。請用下面給出的材料設計實驗,對兩種學說進行檢驗。
實驗材料: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抗原X,未標記的抗原X,抗原Y等
(注:高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抗原能夠全部殺死帶有互補受體的淋巴細胞)
實驗步驟:
步驟一:給小白鼠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抗原X,觀察一段世間發現小白鼠對此種抗原不發生免疫反應。
79.步驟二: 。
80.步驟三: 。
結果預測與結論分析:
81.如果 ,則實驗結果支持克隆選擇學說;
82.如果 ,則實驗結果支持模板學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