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植物根尖成熟區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礦質元素離子。下圖表示剛施肥后的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在土壤溶液中的狀態。請據圖回答:
(1)該部位的表皮細胞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和________。
(2)圖中根表皮細胞此時所處的生理狀態是________。此時,還能吸收水分和礦質離子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提供0.3 g/mL的蔗糖溶液、1 mol/L的硝酸鉀溶液、1 mol/L的醋酸溶液三種藥品(以上溶液的濃度均比一般細胞液濃度大),紫色洋蔥,顯微鏡。請你選擇一種正確的藥品及其他必要的儀器用具,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證實你對第(2)題第二問的判斷。
實驗步驟:①取一干凈的載玻片,在中央加入1滴__________;②撕取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平展于液滴中,蓋上蓋玻片,置于顯微鏡下觀察。實驗現象:細胞先出現________,后慢慢________。
實驗結論:由此證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
(1)細胞表面有突起的根毛(或細胞表面向外突起) 有大液泡
(2)細胞失水,出現質壁分離 不能吸收水分,仍能吸收礦質離子
(3)1 mol/L的硝酸鉀溶液 質壁分離 自動復原 細胞失水處于質壁分離狀態時,仍能吸收礦質離子
(1)可根據示意圖直接回答;(2)由于圖中是原生質層已與細胞壁分離,表明該細胞已失水;由于細胞吸水和吸收礦質離子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故該細胞不能吸水,但可以吸收礦質離子;(3)這是教材中的質壁分離的延伸,特別提醒的是,將植物細胞置于適宜的硝酸鉀溶液中,細胞先發生質壁分離,后又自動復原,原因是細胞主動地選擇吸收K+、NO,提高了細胞液的濃度,致使細胞又吸收水分,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每空2分,共18分)將發芽率相同的甲、乙兩種植物的種子,分別利在含有不同濃度(質量分數)鈉鹽的全營養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氣、吸水和固定種子。種子萌發一段時間后,測定幼苗平均重量,結果如下圖。
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種植物相比,更適宜在鹽堿地種植的是 。
(2)導致甲種植物的種子不能萌發的最低鈉鹽濃度為 %。
(3)在鈉鹽濃度為0.2%的全營養液中,甲,乙兩種植物根尖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方式均為 。
(4)將鈉鹽濃度為0.1%的全營養液中的甲植物幼苗,移載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其根尖發成熟區表皮細胞逐漸表現出質壁分離現象,原因是 。
(5)取若干生長狀況相同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乙種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兩組。A組移載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B組移載到鈉鹽濃度為1.0%的全營養液中,在相同條件下,給予適宜的光照。培養一段時間后,A組幼苗長勢將 B組。從物質轉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6)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并回答問題:
A是 酶。B是 。C是具有 性狀的幼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屆廣東省深圳高級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測試理綜試題(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每空2分,共18分)將發芽率相同的甲、乙兩種植物的種子,分別利在含有不同濃度(質量分數)鈉鹽的全營養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氣、吸水和固定種子。種子萌發一段時間后,測定幼苗平均重量,結果如下圖。
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種植物相比,更適宜在鹽堿地種植的是 。
(2)導致甲種植物的種子不能萌發的最低鈉鹽濃度為 %。
(3)在鈉鹽濃度為0.2%的全營養液中,甲,乙兩種植物根尖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方式均為 。
(4)將鈉鹽濃度為0.1%的全營養液中的甲植物幼苗,移載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其根尖發成熟區表皮細胞逐漸表現出質壁分離現象,原因是 。
(5)取若干生長狀況相同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乙種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兩組。A組移載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B組移載到鈉鹽濃度為1.0%的全營養液中,在相同條件下,給予適宜的光照。培養一段時間后,A組幼苗長勢將 B組。從物質轉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6)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并回答問題:
A是 酶。B是 。C是具有 性狀的幼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度四川省資陽市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氣孔導度的變化。請分析回答:
時刻 |
0:00 |
3:00 |
6: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21:00 |
24:00 |
植物Ⅰ氣孔導度 |
38 |
35 |
30 |
7 |
2 |
8 |
15 |
25 |
38 |
植物Ⅱ氣孔導度 |
1 |
1 |
20 |
38 |
30 |
35 |
20 |
1 |
1 |
(注:氣孔導度能反映氣孔張開的程度,其單位是mmol CO2·m-2·s-1,表示單位時間內進入葉片表面單位面積的CO2的量)
(1)請在坐標圖中畫出植物Ⅰ和植物一天中氣孔導度的變化曲線。
(2)據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異__________________。植物Ⅰ和植物Ⅱ光合作用所需水分主要由根尖成熟區通過_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
(3)下圖表示植物葉肉細胞中發生的物質代謝過程(圖中C3代表含有3個碳原子的有機化合物)。過程①的能量變化是糖類中的化學能轉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發生的場所在_________________。過程③的完成需要酶、_________、ATP等物質。凌晨3︰00時, ①②③④四種生理過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______兩個過程。
(4)完成④過程時CO2首先與____________(物質)結合而被固定,若突然停止光照,則該物質的含量會_________(增加、減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廣東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測試理綜試題(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每空2分,共18分)將發芽率相同的甲、乙兩種植物的種子,分別利在含有不同濃度(質量分數)鈉鹽的全營養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氣、吸水和固定種子。種子萌發一段時間后,測定幼苗平均重量,結果如下圖。
請據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種植物相比,更適宜在鹽堿地種植的是 。
(2)導致甲種植物的種子不能萌發的最低鈉鹽濃度為 %。
(3)在鈉鹽濃度為0.2%的全營養液中,甲,乙兩種植物根尖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方式均為 。
(4)將鈉鹽濃度為0.1%的全營養液中的甲植物幼苗,移載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其根尖發成熟區表皮細胞逐漸表現出質壁分離現象,原因是 。
(5)取若干生長狀況相同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乙種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兩組。A組移載到鈉鹽濃度為0.8%的全營養液中,B組移載到鈉鹽濃度為1.0%的全營養液中,在相同條件下,給予適宜的光照。培養一段時間后,A組幼苗長勢將 B組。從物質轉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6)通過細胞工程技術,利用甲、乙兩種植物的各自優勢,培育高產、耐鹽的雜種植株。請完善下列實驗流程并回答問題:
A是 酶。B是 。C是具有 性狀的幼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