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細胞間運輸、轉化過程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順濃度梯度運輸
B. 單糖逆濃度梯度轉運至薄壁細胞
C. ATP生成抑制劑會直接抑制圖中蔗糖的運輸
D. 蔗糖可通過單糖轉運載體轉運至薄壁細胞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細菌體內精氨酸的合成途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精氨酸的合成是由3對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B. 若酶1基因發生突變,中間產物Ⅰ可能無法形成
C. 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形成直接控制精氨酸的合成
D. 酶1基因不表達,則酶2基因和酶3基因也不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甲圖為酵母菌細胞部分結構示意圖,乙圖是甲圖局部放大。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研究細胞的各種組成成分和功能,需將細胞器分離。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細胞與菠菜葉肉細胞相比,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無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無氧環境中,酵母菌也會逆濃度梯度吸收葡萄糖,為此過程合成載體和提供能量的細胞結構分別是[ ]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酵母菌的有絲分裂過程中,乙圖中能周期性重建和消失并與某種RNA合成有關的結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⑧徹底水解可得到的物質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較⑥中內、外膜的蛋白質的含量,可發現內膜的蛋白質含量明顯高于外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質具有多樣性,從氨基酸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用丙酮從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的單分子層面積大于細胞表面積的2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江南某地區現代“桑基魚塘”的一種模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魚在生態系統中所屬的成分是_________,從池塘中不同動物的食性分布來看,生物在池塘中的分布體現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結構。
(2)從能量流動的角度分析,魚從蠶體內獲得的能量約為_________;在池塘生物之間,碳的利用形式為_________。
(3)與古代的“桑基魚塘”生產模式相比,現代“桑基魚塘”生產模式增加了沼氣池這一設施,其重要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X射線人工誘導細胞進行基因突變和利用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形成時,X射線和秋水仙素分別作用于細胞周期( )
A. 均為前期
B. 均為間期
C. 前者為前期,后者為間期
D. 前者為間期,后者為前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發菜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單側光以及一定濃度的Ca2+、La3+對吊蘭根生長的影響,科研人員進行了相關處理后測定了吊蘭根的彎曲度及生長素(IAA)的濃度,結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組別 | 處理 | 結果 | ||||
彎曲度 α/0 | IAA濃度/(ng·g-1FW) | |||||
光 | Ca2+ | La3+ | 向光側 | 背光側 | ||
1 | - | - | - | 0 | 295.8 | 300.2 |
2 | + | - | - | 71.3 | 178.7 | 417.3 |
3 | + | + | - | 82.4 | 143.3 | 444.4 |
4 | + | - | + | 0 | 276.6 | 276.5 |
A. 單側光的作用使吊蘭根向光側的IAA發生了降解
B. 濃度越高的IAA促進吊蘭根細胞生長作用越強
C. Ca2+對吊蘭根背光彎曲生長的影響程度比單側光強
D. La3+處理抑制了單側光誘導的IAA橫向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