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數小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小,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①④⑥
D
【解析】試題分析:目鏡的放大倍數大,鏡筒短,物鏡放大倍數大鏡筒長,離載玻片距離近,通常在低倍鏡下找到物像,把物像通過移動裝片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觀察,由于高倍鏡下視野較暗,通常先調節光圈,使光線適宜,不調節粗準焦螺旋,而只調節細準焦螺旋,看清物像,所以D選項正確。A選項中 ②比①的放大倍數大,④比③的放大倍數小,A錯誤,B選項換用高倍鏡不應該升高鏡筒,C選項正確順序是移動標本→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轉動細準焦螺旋,物像的放大倍數越小,目鏡的放大倍數和物鏡的放大倍數均小,離載玻片的距離越遠,所以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小,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①④⑥,D選項正確。
考點:考查物鏡、目鏡的放大倍數與鏡筒長短關系,及高倍顯微鏡的作用。
點評: 正確理解物鏡、目鏡的放大倍數與鏡筒長短關系,及高倍顯微鏡的作用。目鏡的放大倍數大,鏡筒短,物鏡放大倍數大鏡筒長,離載玻片距離近,通常在低倍鏡下找到物像,把物像通過移動裝片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由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觀察,由于高倍鏡下視野較暗,通常先調節光圈,使光線適宜,不調節粗準焦螺旋,而只調節細準焦螺旋,看清物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甲圖表示胚芽鞘受到單
側光的照射,乙圖表示不同濃度生
長素溶液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
果甲圖中b處的生長素濃度為m,
設a處的生長素濃度為X,則( )
A.m<X<n B.X= i
C.n<X<i D.X>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遼寧省沈陽同澤女中高一期中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數小 |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 |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小,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①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河北省高三8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數小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為: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大,則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湖南省高一年級下學期第三次階段性考試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A.觀察物像丙時應選用甲中①④⑥組合
B.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
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則細胞的面積增大為原來的10倍
D.若丙圖觀察到的細胞是位于乙圖右上方的細胞,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向右上方
移動裝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