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微生物實驗室培養的關鍵是無菌操作.纖維素分解菌可以用剛果紅染色,剛果紅與纖維素形成的紅色復合物在纖維素被分解后在培養基上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可以鑒別纖維素分解菌.
解答 解:(1)灼燒接種環最直接的目的是殺死殘留微生物,結束后灼燒是為了避免污染環境,感染實驗操作者.
(2)剛果紅與纖維素形成的紅色復合物在纖維素被分解后將不再形成,則在培養基上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據圖分析:圖中③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所以纖維素分解菌位于其內,故選:A.
(3)牛胃是一個厭氧的環境,所以其中的纖維素分解菌與需氧型醋酸菌培養條件有所不同.因是活菌計數,所以部分死亡菌無法計數.另外當菌落重合時,只能計數為一個菌落,所以偏小.
故答案為:
(1)污染環境或感染實驗操作者本人
(2)剛果紅 A
(3)無氧環境 小(低)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纖維素分解菌的鑒別等知識,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收集大量的蛋白質分子結構的信息,以便分析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 |
B. | 可以預測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質的空間結構和生物功能 | |
C. | 根據特定的生物功能,設計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間結構 | |
D. | 根據人們的需要,直接對氨基酸的分子結構進行改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曲線BC段對應的細胞內有同源染色體 | |
B. | 曲線DE段對應的細胞內一定有姐妹染色單體 | |
C. | 出現AB段變化的原因是DNA分子復制 | |
D. | 出現CD段變化的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分離后形成兩個子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種和20種 | B. | 64種和20種 | C. | 64種和4種 | D. | 61種和4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抑制呼吸中樞,使人因缺氧而窒息而死 | |
B. | 阻斷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使人因缺氧引起肌肉麻痹 | |
C. | 阻滯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從而引起肌肉麻痹 | |
D. | 抑制線粒體進行有氧呼吸,心肌細胞無力收縮,阻礙血液循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由材料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狀表現是由基因型決定的 | |
B. | 由材料①③可知生物的性狀表現是由基因型和環境共同作用的 | |
C. | 由材料②③可知環境影響基因型的表達 | |
D. | 由材料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狀表現是由基因型和環境共同作用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三第六次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某一經3H充分標記DNA的雄性動物細胞(染色體數為2N)置于不含3H的培養基中培養,經過連續兩次細胞分裂。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若進行有絲分裂,則子細胞含3H的染色體數一定為N
B.若進行減數分裂,則子細胞含3H的DNA分子數為N/2
C.若子細胞中染色體都含3H,則細胞分裂過程中可能發生基因重組
D.若子細胞中有的染色體不含3H,則原因是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