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1·南昌調研)關于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B.同一種群的雌雄個體之間可以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同一物種的雌雄個體之間不能相互交配并產生后代
C.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必要條件,也是生物進化的必要條件
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型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8、一百多年前,人們就開始了對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對此敘述錯誤的是
A.最初認為遺傳物質是蛋白質,是推測氨基酸的多種排列順序可能蘊含遺傳信息
B.艾弗里通過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得出DNA是主要遺傳物質的結論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更有說服力,因為其蛋白質與DNA能完全分開
D.沃森和克里克運用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確認了DNA的分子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5.下圖表示某哺乳動物(2n=24)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在Ⅰ過程中某時期細胞的染色體組最多
B.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于Ⅱ過程中
C.由一個A細胞產生的C細胞中染色體組成有212種
D.該哺乳動物一定為雄性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2.(10分)回答下列果蠅眼色的遺傳問題。
(1)有人從野生型紅眼果蠅中偶然發現一只朱砂眼雄蠅,用該果蠅與一只紅眼雌蠅雜交得F1,F1隨機交配得F2,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
實驗一:親本 | F1 | F2 | ||
雌 | 雄 | 雌 | 雄 | |
紅眼(♀)×朱砂眼(♂) | 全紅眼 | 全紅眼 | 紅眼:朱砂眼=1:1 | |
①B、b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體上,朱砂眼對紅眼為__________性。
②讓F2代紅眼雌蠅與紅眼雄蠅隨機交配,所得F3代中,雌蠅有__________種基因型,雌蠅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
(2)在實驗一F3的后代中,偶然發現一只白眼雌蠅。研究發現,白眼的出現與常染色體上的基因E、e有關。將該白眼果蠅與一只野生型紅眼雄蠅雜交得F′1,F′1隨機交配得F′2,子代表現型及比例如下:
實驗二:親本 | F′1 | F′2 |
雌 | 雄 | 雌、雄均表現為紅眼:朱砂眼:白眼=4:3:1 |
白眼(♀)×紅眼(♂) | 全紅眼 | 全朱砂眼 |
實驗二中親本白眼雌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F′2代雜合雌蠅共有__________種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2012·山東淄博一模)下列敘述與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相符合的是
A.進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適應環境的能力越強
B.生物體所發生的變異都可為進化提供原材料
C.噴灑農藥可使害蟲種群的抗藥基因頻率提高,從而使害蟲的抗藥性逐代增強
D.生殖隔離是形成新物種的標志,物種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5.(2011·福建龍巖一模)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進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B.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C.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D.絲蘭蛾細長的吸管似口器與絲蘭的細長花矩是它們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2013·合肥質檢)1980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并于當年人工繁育出第一批幼鱷,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揚子鱷由80年代初的幾百條增加到一萬多條,該保護區揚子鱷數量上升一定會導致
A.種群基因庫增大
B.基因突變頻率提高
C.種群基因頻率定向改變
D.基因產生定向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6.下列關于高中生物學實驗的相關內容,敘述不正確的是
A.研究遺傳病發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
B.成熟植物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外界溶液濃度大
C.生物組織中脂肪鑒定的結果是否理想的關鍵之一是切片的薄厚
D.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被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的轉化因子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1.水稻花藥離體培養的單倍體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形成二倍體植株,下圖是該過程中某時段細胞核DNA含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d~e過程中細胞內發生了染色體數加倍
B.a~b過程中細胞有時含有2個染色體組
C.e點后細胞內各染色體組的基因組成相同
D.f~g過程中不會發生同源染色體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