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表示培養液中K+濃度及溶氧量對小麥根系細胞吸收K+速率的影響.下列有關兩曲線形成機理的解釋正確的是( )
A. 曲線ab段形成是由于細胞膜上K+載體數量未達到飽和且能量充足
B. 曲線cd段的形成是由于細胞內K+過多,細胞大量排出K+
C. e點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吸收K+
D. 曲線bc、fg段的形成是由于細胞膜上K+載體數量有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物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動物多樣的棲息環境和食物條件與群落結構有關
B. 由樺樹林最終形成以云杉為主的樹林屬于初生演替
C. 競爭的結果大多表現為優勝劣汰,極少表現為相互抑制
D. 群落中所有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可構成一個基因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項正確的是
A. 從能量關系看②=③+④
B. 農業生態系統中能量是可以循環利用的
C. 各營養級的能量去向除圖中所示途徑外,還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熱能和未利用部分
D.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只發生在各營養級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鳥的羽色由A、a和B、b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羽色與其相應的基因型如下表所示。某科學興趣小組利用紅色鳥和白色鳥交配, F1代出現紅色鳥和黃色鳥,F1 代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獲得F2 。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該雜交實驗,所用紅色親本鳥和白色親本鳥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和aabb
B. 因 F1代出現的紅色鳥基因型未知,故必須經測交來分析其基因型
C. 理論上,F2代中非白色鳥與白色鳥的數量比55:9
D. 該種鳥的種群內,黃色鳥、綠色鳥和白色鳥對應的基因型種類比為2: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為機體調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血糖調節的主要途徑是①④⑥⑤
B. 坎農提出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的結果
C. 人體清除衰老細胞體現的是圖中②免疫系統的防衛功能
D. 圖中③神經系統均直接控制內分泌腺的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生理過程不能發生在人體內環境中的是( )
A. 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產生乳酸
B. 興奮傳遞過程中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C. 抗體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
D. 激素與靶細胞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血糖平衡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胰島細胞產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
B. 細胞內葡萄糖的氧化利用發生障礙,可導致血糖持續升高
C. 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協同調節血糖平衡
D. 高濃度的胰島素會刺激肝糖原分解補充血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棉花去棉鈴(果實)后對葉片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者選取至少具有10個棉鈴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鈴,3天后測定葉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結果如圖。
(1)光合作用暗反應利用光反應產生的 ,在 中將CO2轉化為單糖,進而形成淀粉和蔗糖。
(2)由圖1可知,隨著去除棉鈴百分率的提高,葉片光合速率 。本實驗中對照組(空白對照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對值是 。
(3)由圖2可知,去除棉鈴后,植株葉片中 增加。由此可推測,葉片中光合產物的積累會 光合作用。
(4)一種驗證上述推測的方法為:去除植株上的棉鈴并對部分葉片遮光處理,使遮光葉片成為需要光合產物輸入的器官,檢測 (填“遮光的”或“未遮光的”)葉片的光合產物含量和光合速率。與只去除棉鈴植株的葉片相比,若檢測結果是 ,則支持上述推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高濃度重金屬脅迫會影響植物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植物的光合速率。某科研小組研究了鍶對油菜幼苗葉片葉綠素a、葉綠素b的影響,實驗結果如下圖。
請回答:
(1)實驗表明高濃度的鍶對___________的減少量更大,該色素主要吸收可見光中的___________色光。
(2)為驗證上述結論,可采用___________法分離色素,與正常葉片所提取的色素條帶進行比較,若濾紙條從上到下第___________條明顯變窄則可證明。
(3)在光合作用中,葉綠素吸收的光能轉變為NADPH等中的___________能,并用于卡爾文循環中將二氧化碳還原為___________,該還原產物大部分用于___________,以保證卡爾文循環的繼續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