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蛋白質是細胞核中染色質的組成成分
B.細胞核中可進行遺傳物質的復制和轉錄
C.小分子物質可以通過核孔,大分子物質不能
D.有絲分裂過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現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1)在圖中“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元素:② .
(2)動物細胞內,物質E是 ,選用花生種子鑒定物質F時,若不借助顯微鏡,實驗材料的處理為 ;若借助顯微鏡,實驗材料的處理為 .
(3)物質G由n條多肽鏈構成,從產生過程分析,產生k分子的水,若G物質的分子總量為m,則物質C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
(4)圖乙中化合物b對應圖甲物質 (填字母);若a為核糖,則化合物b構成的物質主要分布于 ;幽門螺桿桿菌體內含的化和為f共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用水培法栽植的小麥研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和空氣中CO2含量的關系時,繪制出了右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溫度適宜時,CO2濃度超過B點后,光合強度不會繼續增強;此時若增加 ,可為暗反應提供更多的 ,才能進一步提高光合強度。
(2)若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大于零時,植物體內的有機物總量并不一定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
(3)本實驗是將植物栽植在盛有完全培養液的燒杯中,且不斷添加此種培養液。第一周
長勢正常,第二周開始出現了缺乏無機鹽離子的癥狀,其原因可能是 ,從而影響了無機鹽離子的吸收,可采用向培養液中 措施進行糾正;第三周時,植物開始出現萎蔫,其原因可能是植物的吸水量 吸收無機鹽離子的量,導致培養液濃度 ,從而影響了植物吸水,還可能造成根的部分細胞出現 現象,可采取向培養液中 措施進行糾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中列出了幾種限制酶識別序列及其切割位點,圖1、圖2中箭頭表示相關限制酶的酶切位點。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一個圖1所示的質粒分子經SmaⅠ切割前后,分別含有_ __、 ____個游離的磷酸基團。
(2)若對圖中質粒進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點越多,質粒的熱穩定性越__________。
(3)用圖中的質粒和外源DNA構建重組質粒,不能使用Sma Ⅰ切割的原因_______ _____。
(4)與只使用EcoRⅠ相比較,使用BamHⅠ和Hind Ⅲ兩種限制酶同時處理質粒、外源DNA的優點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從cDNA文庫中分離獲取蔗糖轉運蛋白基因,將重組質粒導入喪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腸桿菌突變體,然后在_________________的培養基中培養,以完成目的基因表達的初步檢測。
(6)基因工程中利用乳腺生物反應器生產-抗胰蛋白酶,應選用__________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載體,并用__________方法導入__________中,再利用SRY探針 (Y染色體上的性別決定基因)進行檢測,將檢測反應呈________(選填“陽”、“陰”)性的胚胎進行移植培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該小組的同學在調查中發現的甲病(基因為A、a)、乙病(基因為B、b,已知7號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的家庭系譜圖。請據圖回答:
(1)甲病是顯性遺傳,且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體上,做出判斷的主要依據是5號的________(父親或母親)患。豢刂埔也〉幕蛭挥_______染色體上。
(2)①12號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16號是男孩,則該男孩同時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為___________。
③現需要從第III代個體中取樣(血液、皮膚細胞、毛發等)獲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樣本的合適個體為13號和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酵母菌種群密度的動態變化,某同學按下表所列條件進行了A、B、C、D和E共5組實驗,用1000mL錐形瓶作為培養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靜置培養,其他實驗條件均相同。
實驗組 | A | B | C | D | E |
培養液中葡萄糖質量分數/% | 4.0 | 4.0 | 0.8 | 4.0 | 0.8 |
培養液體積/% | 200 | 800 | 200 | 1000 | 800 |
(1)預測培養液中的酵母菌數量增長曲線是 型曲線,具體的計數方法是
(2)B組和A組的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B組____________。
(3)E組和B組的實驗結果不同的原因是E組____________。
(4)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直接從靜置的培養瓶中取培養原液計數的做法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是 和 。
(5)實驗結束后,用試管刷蘸洗滌劑擦洗血球計數板的做法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是 。
(6)當往D瓶中通入不同濃度的O2時,其產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圖所示。O2濃度為b時,酵母菌有氧呼吸產生的CO2的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膜流”是指細胞的各種膜結構之間的聯系和轉移,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質壁分離現象是“膜流”現象的例證
B.胞外酶和激素的分泌過程發生膜流現象
C.蛋白質和RNA進出細胞核發生膜流現象
D.溶酶體內含有較多的水解酶,與膜流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藥離體培養的過程,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菊花的組織培養
月季的花藥培養
(1)A、B過程分別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花的組織培養常用的一種培養基是MS培養基,主要成分包括_______ ___、微量元素和有機物,配制好的MS培養基中常常需要添加_______ ___,常用的有____________和細胞分裂素。
(3)月季的花藥培養過程中,花粉植株的形成除圖中所示途徑外,還可以通過_ __ 階段發育而來。
(4)圖中花粉植株屬于____ __倍體,要使其能繁殖后代可采取措施是用一定濃度的_________處理幼苗。
(5)花藥培養成功率最高的時期是_ _,確定花粉發育時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是_ 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她及所在的團隊研制的抗瘧藥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研究人員已經弄清了青蒿細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徑(如圖中實線方框內所示),并且發現酵母細胞也能夠產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間產物FPP(如圖中虛線方框內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達過程中,mRNA通過 進入細胞質,完成過程②需要的物質有 、 、 等物質或結構的參與。
(2)根據圖示代謝過程,科學家在培育能產生青蒿素的酵母細胞過程中,需要向酵母細胞中導入 和 基因。
(3)實驗發現,酵母細胞導入相關基因后,這些基因能正常表達,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據圖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
(4)野生型青蒿白青稈(A)對紫紅稈(a)為顯性,稀裂葉(B)對分裂葉(b)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則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種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稈、稀裂葉植株所占比例為3/8,則其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組合為 ,該F1代中紫紅稈、分裂葉植株占所比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