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所示的單基因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a。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該病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B.Ⅲ1為純合子的概率應是2/3
C.Ⅰ1與Ⅲ3為攜帶者的概率相同D.據圖分析可知a的值應是9
【答案】C
【解析】
分析系譜圖:Ⅱ3患病且為女性,其父母都正常,所以該單基因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用B、b表示)。該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a,說明bb=1/a,b= ,B=1
。
A、分析系譜圖,該遺傳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女性等于男性,A錯誤;
B、Ⅱ1與Ⅱ2婚配,Ⅱ1產生B配子的概率為(1- ),因為a未知,不能計算出Ⅲ1為純合子的概率,B錯誤;
C、Ⅱ3患病,基因型為bb,其父母均為雜合子,基因型為Bb,其后代不患病個體基因型為Bb,所以Ⅰ1與Ⅲ3均為攜帶者,概率相同,C正確;
D、據圖分析,Ⅱ3患病概率為1/4。在隨機人群中,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1/a一般較低,題干信息不能推算出隨機人群發病率,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食蟲植物是一類長于土壤貧瘠(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能捕獲并消化動物的自養型植物。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食蟲植物屬于__________。
(2)從生長環境和代謝類型兩方面分析可知,食蟲植物捕獲并消化動物的目的是_______。下列兩個模式圖中正確的是____,請闡明另一個模式圖錯誤的原因______。
(3)模式圖中食蟲植物和昆蟲之間的雙箭頭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物質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以PLRV(馬鈴薯卷葉病毒)感染的馬鈴薯試管苗為實驗材料,對不同大小的莖尖超低溫處理后,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進行再生培養。選取培養18周的20棵植株進行檢測并獲得病毒保存率,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病毒感染類型 | 莖尖大小/(mm) | 病毒保存率/(%) |
PLRV | 0.5 | 0(0/20) |
1.5 | 35(7/20) |
注:括號內數字表示檢測陽性樣本量/檢測總樣本量。
A.超低溫處理后再生培養時培養基中應加人有機碳源和激素等
B.莖尖脫分化培養獲得愈傷組織包裹人工種皮可獲得人工種子
C.該技術能克服不同生物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從而培育出新品種
D.1.5mm的莖尖超低溫脫毒效果優于0.5mm的莖尖超低溫脫毒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春花中的長春堿具有良好的抗腫瘤作用。科研人員利用TMS基因構建重組Ti質粒,對愈傷組織進行遺傳改造,從其細胞分泌物中提取長春堿,解決長春堿供不應求的問題,操作流程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過程用到的培養基中需要加入瓊脂
B.Ti質粒是TMS基因的運載工具
C.外植體通過①脫分化過程形成愈傷組織
D.愈傷組織通過③再分化過程產生長春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細胞膜結構及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示意圖,數字代表結構,字母代表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存在于質膜的外表面,與細胞識別有關
B.②是膜結構的基礎,是由完全對稱的兩層磷脂組成
C.b、d的轉運速率與膜兩側濃度差有關,與溫度無關
D.只有a、c的兩種物質轉運方式能體現膜的功能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某植物葉肉細胞氧氣釋放速率變化曲線;圖2是該植物體內某代謝過程;圖3是在夏季晴朗白天,該綠色植物在3塊含水量不同的土壤中種植時,光合速率的變化曲線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葉肉細胞中有[H]產生的是__________點;B點時該植物體內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填>、<或=)呼吸作用速率,此時葉肉細胞產生O2的移動方向______。
(2)圖1中C點時導致甲、乙兩曲線不同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3)圖3中,________曲線對應的土壤中含水最少;該曲線10-12時的時間段內,該植物體內對應圖2中G與F的含量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B淋巴細胞發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乙增殖分化為丙不需要抗原刺激
B.丙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并產生記憶細胞
C.B細胞在胸腺形成并發育成熟,所以甲發育為乙的主要場所是胸腺
D.成熟的B細胞可以特異性的識別抗原,乙表面形成了特異性抗原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進行酵母菌無氧呼吸的探究實驗,裝置如圖1;圖2為酵母菌細胞內可發生的呼吸過程示意圖,其中字符Ⅰ~Ⅵ表示化學物質,序號①~④代表反應過程,請回答:
(1)在設置圖1裝置前需先將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試管中加水的作用是_______,滴管中冒出氣泡,這是因為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了_______。此時酵母菌細胞中所進行的反應可用圖2中的_______過程表示。
(2)為了探究酵母菌無氧呼吸的場所,另取酵母菌培養液進行離心處理,把酵母菌破碎后,再次離心酵理母菌,獲得只含有酵母菌細胞質基質的上清液和只含有細胞器的沉淀物兩部分。將兩部分分別與煮沸冷卻后的葡萄糖溶液混合,組裝成如圖1的裝置A和B,裝置A有氣泡產生,培養液中能檢測到酒精,裝置B無上述現象。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
(3)圖2中的_______過程發生在線粒體中,生成物質_______(填字符)的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研究小組模擬赫爾希和蔡斯進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部分實驗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一步使用的是32P標記的T2噬菌體
B.第二步是將被標記的噬菌體與未標記的細菌混合
C.上清液中較高的放射性來自新形成的子代噬菌體
D.赫爾希和蔡斯的實驗能證明DNA是細菌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