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為人的體液免疫圖解,請分析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細胞①是吞噬細胞
B. 細胞②是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
C. 細胞③是記憶細胞,再接觸該抗原時可迅速增殖分化
D. 細胞④壽命比較長,細胞⑤產生的物質為蛋白質
【答案】C
【解析】
據圖分析,①表示吞噬細胞,②表示T淋巴細胞,③表示B淋巴細胞,④表示記憶細胞,⑤表示漿細胞。
體液免疫過程為:(1)感應階段:除少數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外,大多數抗原被吞噬細胞攝取和處理,并暴露出其抗原決定簇;吞噬細胞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再由T細胞呈遞給B細胞;(2)反應階段: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記憶細胞和漿細胞;(3)效應階段:漿細胞分泌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結合,發揮免疫效應。
細胞①是吞噬細胞,A正確;細胞②是T細胞,分泌淋巴因子,能促進B細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確;細胞④是記憶細胞,再接觸該抗原時可迅速增殖分化,C錯誤;細胞④是記憶細胞,壽命比較長,細胞⑤漿細胞產生的物質為抗體,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D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正常人體靜脈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可誘導胰島素分泌呈“雙峰曲線”,兩個峰分別代表胰島素分泌的第一時相和第二時相(基線指24小時胰島細胞持續分泌的微量胰島素)。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0~5 min內胰島素可能來自胰島B細胞中之前貯存的
B. 胰島素分泌量增加會降低組織細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
C. 血糖調節過程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反過來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D. 第二時相胰島素的分泌是神經—體液共同調節的結果,該過程有下丘腦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菠菜的性別決定類型屬于XY型,其抗病(D)對感病(d)為顯性、葉片卵形(E)對劍形(e)為顯性。為探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律,科學家進行了如下實驗(假設在實驗過程中染色體無交叉互換行為):
親本組合 | F1表 現型 | F2表現型及數目 | ||||||
實 驗 一 | 抗病卵形( ×感病劍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劍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劍形 |
156 | 78 | 78 | 52 | 26 | 26 | |||
實 驗 二 | 抗病卵形( ×感病劍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卵形 | 抗病 劍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卵形 | 感病 劍形 |
162 | 81 | 81 | 54 | 27 | 27 |
回答下列問題:
(1)等位基因D、d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常”“X”或“X和Y”)染色體上,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只根據實驗一,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斷等位基因E、e是僅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二中F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只考慮葉片形狀的遺傳,用某基因型的雄菠菜M與任何雌菠菜雜交,后代中雄菠菜的表現型都為卵形,則實驗一的F2中,與雄菠菜M的基因型相同的個體占F2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沙漠高溫條件下,某種植物夜晚氣孔開放,吸收CO2合成有機酸,儲存在液泡中;白天氣孔關閉,儲存的CO2釋放出來,用于光合作用。下圖為該種植物24h內CO2吸收量和有機酸含量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種植物光合作用所需CO2的主要來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圖中a~8時,CO2吸收量急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a時前相比,a時后該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______(填“增強”“減弱”或“不變”),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15N標記的大腸桿菌(其DNA經密度梯度離心后如甲圖),轉至以14NH4C1為唯一氮源的培養液中培養,每20分鐘繁殖一代,收集并提取DNA,進行密度梯度離心,圖為離心結果模擬圖。已知大腸桿菌DNA中胞嘧啶個數為X。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丁過程中所需的嘌呤數等于嘧啶數
B.乙是轉入14N培養基中復制一代的結果
C.出現丙結果至少需要40分鐘
D.出現丁結果至少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為4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形式是_____________,圖中所示①~⑦的過程中,以CO2形式完成的過程有________________。大氣中CO2含量過高會引起溫室效應,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態系統物質循環中,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和丙是完成碳循環的必備成分,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甲和丙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
(3)假設去掉①所示的過程后,該圖表示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則丙處于第________營養級,丙同化的能量除了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其余的去向為________________;丙糞便中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丙的同化量。
(4)某些植物的開花常常受到日照時間的控制,這反映出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激素甲、乙、丙的作用模式如下圖所示,圖中“+”表示促進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乙最可能代表脫落酸和赤霉素
B.丙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的特點
C.甲、乙、丙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點
D.丙的極性運輸受重力和光照等環境因素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剝制神經—肌肉標本如甲圖所示將其浸注在可保持標本活性的液體A中。圖乙為神經——肌肉接頭示意圖
(1)液體A的成分應和___________相似。與神經細胞內液相比,液體A中鈉離子、鉀離子的濃度所具有的特點是___________,其滲透壓應___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神經細胞細胞內液滲透壓。
(2)當興奮傳導到圖乙的突觸前膜,引發___________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Ach(乙酰膽堿),Ach與特異性受體結合,肌膜的膜電位變為___________(填“外正內負”或“外負內正)。
(3)分離標本中的神經纖維并按圖丙、圖丁分別連接靈敏電流計,則:
①電流計按照圖丙、圖丁所示的連接方法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測出該神經纖維的靜息電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h=k同時在圖丙、圖丁中a、c處給予一個適宜刺激觀察指針偏轉,指針反應時間落后的是___________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刺激時,刺激部位的膜電位發生變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免疫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細胞B僅在體液免疫中發揮作用,細胞D僅在細胞免疫中發揮作用
B.細胞B、C、D均能識別血清中的相應抗原
C.A細胞無特異性識別抗原功能,圖示過程有溶酶體參與
D.若④代表病毒,則細胞C就代表效應T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