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種細菌(Z)能依賴其細胞膜上的H+載體將胞內的H+排出,該過程需要消耗ATP。研究者得到該細菌H+載體結構改變的一種突變體(T),并比較了Z、T分別純培養時細菌數量和培養液pH的變化規律,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T菌群呈S型增長,培養約20小時后達到K值
B.T細菌可能是H+載體功能降低的一種突變體
C.Z細菌將胞內H+排到胞外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
D.Z細菌生長的培養液最適pH一定小于4.0
【答案】D
【解析】
統計菌落數目的方法:
(1)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細菌計數板或血細胞計數板,在顯微鏡下計算一定容積的樣品中微生物數量;②方法:用計數板計數; ③缺點:不能區分死菌與活菌。
(2)間接計數法(活菌計數法)
①原理:當樣品的稀釋度足夠高時,培養基表面生長的一個菌落,來源于樣品稀釋液中的一個活菌。通過統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推測出樣品中大約含有多少活菌。
②操作
a、設置重復組,增強實驗的說服力與準確性。
b、為了保證結果準確,一般選擇菌落數在30~300的平板進行計數。
③計算公式:每克樣品中的菌株數=(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釋度下平板上生長的平均菌落數,V代表涂布平板時所用的稀釋液的體積(mL),M代表稀釋倍數。
A、分析曲線圖可以看出,T菌群呈S型增長,培養約20小時后達到K值,A正確;
B、T和Z培養液pH比較,T組培養液中pH下降較慢,說明從胞內排出的H+較少,T細菌可能是H+載體功能降低的一種突變體,B正確;
C、細菌(Z)能依賴其細胞膜上的H+載體將胞內的H+排出,該過程需要消耗ATP,說明Z細菌將胞內H+排到胞外的過程屬于主動運輸,C正確;
D、Z細菌生長的培養液最適pH不一定小于4.0,在4.5左右Z細菌增長速率較快,D錯誤。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光合作用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物質①和②的產生都一定在光下進行
B.過程⑤和⑥發生的場所中均含少量DNA
C.②除了用于過程⑥外, 還可用于葉綠體中DNA的復制
D.保持光照不變,若突然停止③的供應,C5將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表示某種遺傳病的系譜圖,該病涉及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圖中所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均如圖乙所示,且3號4號代表性染色體。若Ⅱ-3與Ⅱ-4的后代男孩均患病、女孩均正常,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 由圖甲推斷,該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 不考慮交叉互換,一個圖乙細胞可以產生2種類型的4個配子
C. Ⅱ-2的基因型為AAXDY或AaXDY
D. Ⅲ-1與Ⅲ-2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孟買血型是由兩對等位基因I/i(位于第9號染色體)和H/h(位于第19號染色體)相互作用產生的,使ABO血型的表型比例發生改變,其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H基因表達的產物是A、B血型表現的基礎
C.父母均為AB型血時,可能生出O型血的后代
D.O型血對應的基因型可能有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土獎”。塞罕壩曾被稱作“千里松林”,但由于過度采伐,成為荒原。經林場的建設者們的設計和努力,創造了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并吸引海內外眾多“背包客”前來觀賞。目前,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應1.37億立方米的清潔水,同時釋放約54.5萬噸氧氣。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塞罕壩林場由“千里松林”變為荒原過程體現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塞罕壩林場能抵抗風沙,涵養水源,及吸引海內外眾多“背包客”前來觀賞體現生物多樣性____________的價值。整個變遷過程體現了人類活動影響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圖是塞罕壩松樹的能量流動過程,A、B、C、D、E分別代表能量。請將內容補充完整。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為雌雄同株異花的二倍體植物,染色體數目為。下圖中a與b、c與d分別為玉米細胞中的兩對同源染色體。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對玉米進行人工雜交的步驟為_______________,若要測定玉米的基因組,應測定___________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
(2)已知常見的玉米無某種抗性基因,導入外源抗性基因的玉米都能表現出抗性性狀,若某玉米植株M的細胞中a染色體上已導入一個抗性基因,欲將另一個抗性基因導入到M的染色體上,用一次雜交實驗來判斷另一個抗性基因導入的位置(只考慮圖中a、b、e、d四條染色體),請寫出實驗設計思路、預期結果及結論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為物質A通過細胞膜的示意圖,圖2為細胞膜的局部放大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1中物質A的跨膜運輸與細胞呼吸強度無關
B.如果圖1中物質A正在進入細胞,則運輸方向為圖2中的I→II
C.流動鑲嵌模型能解釋生物膜的結構和特點,觀察圖2結構需要借助高倍顯微鏡
D.圖1中物質B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生物膜系統中只有細胞膜上有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人在饑餓時參加冰桶挑戰其體內的一些生理變化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④)為激素,A、B、C、D表示器官、組織或細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參加冰桶挑戰的人在被冰水澆濕后,人的體溫調節中樞會興奮,體溫調節中樞位于________。產生冷覺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島A細胞分泌的④與______________(填激素名稱)在血糖調節中起拮抗作用。
(3)全身冰水澆濕后,下丘腦會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狀腺分泌③,該過程體現了激素調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調節。
(4)機體內激素需要不斷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 1 是某生態系統部分生物關系示意圖;圖2是該生態系統中蜘蛛攝入的能量去向示意圖,其中數字代表能量值,字母代表能量類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生態系統中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現出復雜的斑塊性和鑲嵌性,這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種表現。該生態系統中蝗蟲種群數量變化直接取決于_____________。
(2)從圖 1 所示的營養關系分析,屬于分解者的有__。有機碎屑被徹底分解產生的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兩類)等可供生態系統循環利用。
(3)圖2中用于蜘蛛生長、發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用數字和計算符號表示),③屬于圖1中__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4)若該生態系統中引入一定量的兔子,一段時間后,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仍保持相對穩定,表明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_____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