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列關于生物變異與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環境條件保持穩定的前提下,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生變化
B.一個物種的形成或滅絕,會影響到若干其他物種的進化
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D.基因突變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4.除草劑草甘膦會把普通大豆植株與雜草一起殺死。科學家從抗草甘膦的矮牽牛中分離克隆出EPSP合成酶基因,培育出了抗草甘膦的轉基因大豆,從而大大降低了田間管理成本。抗草甘膦轉基因大豆培育過程如圖所示。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科學家在進行上述基因操作時,通常要用同一種________分別切割質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質粒的黏性末端與目的基因兩側的黏性末端就可通過________而黏合。這一過程體現了質粒作為運載體必須具備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豆組織細胞具有________,因此,可以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將導入抗除草劑基因的大豆組織細胞培育成植株。該技術的核心過程是________和________。若要制備轉基因大豆的人工種子,可以利用組織培養獲得的________再包裹合適的________。
(3)為了確定轉基因大豆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________作探針進行分子雜交檢測,又要用________方法從個體水平鑒定大豆植株的抗除草劑特性。
(4)有人提出,種植上述轉基因大豆,它所攜帶的目的基因可以通過花粉傳遞給近緣物種造成“基因污染”。另一方觀點認為,由于存在________,它們很難與其他植物雜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關于幾種常見病毒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HIV和SARS病毒都是RNA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在我國占到10%
C.所有的RNA病毒都是逆轉錄病毒
D.流感病毒具有囊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下列有關谷氨酸棒狀桿菌的生長和谷氨酸發酵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組成酶是維持菌體基本生活的必要條件
B.菌體能合成各種生長因子,不需要從外界補充
C.發酵液pH呈酸性時,就會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6.賴氨酸是一種人和高等動物的必需氨基酸,在食品、醫藥和畜牧業上的需要量很大。如圖表示黃色短桿菌合成賴氨酸的途徑。根據圖解,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1.(8分)
下圖是人體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結構示意圖,方框甲、乙代表神經中樞。嬰兒可以無意識排尿,成人在適宜的環境下才排尿。據圖回答問題。
(1)嬰兒排尿反射神經中樞位于方框_____________________內,產生尿意的神經中樞位于方框_____________________內。
(2)興奮傳到D某一處時膜內外電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神經中樞有______個突觸,興奮在C處的傳遞(導)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于D處。
(4)嬰兒排尿無意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由甲發出的傳出神經纖維末端釋放的神經遞質能引起乙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北極比目魚中有抗凍基因,其編碼的抗凍蛋白具有11個氨基酸的重復序列,該序列重復次數越多,抗凍能力越強,下圖是獲取轉基因抗凍番茄植株的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獲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魚基因組測序
B多個抗凍基因編碼區依次相連成能表達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凍性增強的抗凍蛋白,
C過程②構成的重組質粒缺乏標記基因,需要轉入農桿菌才能進行篩選
D應用DNA探針技術,可以檢測轉基因抗凍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1.美國得克薩斯州科學家在2002年2月14 日宣布,他們已經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貓,這只名為CC的小貓貓色花白,看上去完全不像生養它的花斑貓媽媽,也不完全像為它提供細胞核的基因貓媽媽。可能正確的解釋是( )
A.發生了基因重組所造成的結果 B.周圍環境作用的結果
C.提供卵細胞的細胞質基因調控的結果 D.生養它的花斑貓媽媽基因調控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7.某高等植物體細胞內假設有6條染色體,它們是AABBDd,那么,一個花粉管中的兩個精子中的染色體是
A.ABD和ABd B.AAD和ABd C.AAB和BBd D.ABd和AB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