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觀察下列概念圖,完成圖片下方的填空。
(1)內環境穩態
(2)種群密度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
(3)生態系統的碳循環
(4)能量流經第二營養級
⑤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體液調節 免疫調節 死亡率 性別比例 生產者 分解者 攝入量 同化量
【解析】
1.分析內環境穩態的概念圖:圖示概念圖表示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和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對于內環境穩態,目前普遍公認的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因此①、②是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主要包括滲透壓、溫度和酸堿度,因此另外兩個圈內可以是體溫和滲透壓。
2.分析種群密度題圖:圖示為種群特征的概念圖,種群的數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種群密度、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決定種群密度的大小,性別比例直接影響種群的出生率,年齡組成預測種群密度變化,所以③死亡率、④是性別比例。
3.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的過程圖:
4.第二營養級攝入能量的去向:
(1)分析內環境穩態的題圖可知,圖示概念圖表示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和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對于內環境穩態,目前普遍公認的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因此①、②是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
(2)分析種群密度題圖可知,種群的數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種群密度、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決定種群密度的大小,性別比例直接影響種群的出生率,年齡組成預測種群密度變化。故③死亡率、④是性別比例。
(3)根據碳循環的過程圖可知,生產者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庫之間是雙向箭頭,而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有箭頭指向分解者,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產生的二氧化碳都排到大氣中,因此概念圖中⑤代表生產者、⑥代表分解者。
(4)根據以上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去向可知,初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首先分成兩部分:未同化量和同化量。未同化量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被分解者分解,這部分能量屬于第一營養級;被同化到體內的能量又分為兩部分:呼吸熱散失和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的,用于自身的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又分為:被下一營養級攝食、死亡后的遺體殘骸被分解者分解。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概念圖中的⑦代表攝入量、⑧代表同化量。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種群在理想環境中,呈“J”型曲線增長(如圖中甲);在有環境阻力條件下,呈“S”型曲線增長(如圖中乙).結合如圖分析,下列有關種群增長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為保護魚類資源,捕撈的最佳時機應選擇在d點
B. 若圖示大草履蟲種群增長曲線,則e點后增長速率為0
C. 若圖示蝗蟲種群增長曲線,則蟲害防治應在c點之后
D. K值是環境容納量,一般不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前些年某地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將當地的原始森林改造成了人造馬尾松林。隨后的幾年中,該人造林受到松毛蟲的侵害,且危害越來越嚴重。林場工作人員用藥物進行了局部滅蟲,但效果很難持久有效。請回答下列問題:
(1)相對于自然馬尾松林,人造馬尾松林更容易暴發蟲害,其原因是_________。
(2)滅蟲前松毛蟲的數量變化整體呈“S”型增長,其增長曲線中的處對應的年齡組成為_________。防治松毛蟲的最佳時間是________(填“
”“
之前”或“
之后”)。
(3)通過向馬尾松林引入灰喜鵲,這種可以有效控制蟲害的方法屬于_______防治,具有長效、環保和無污染的特點;而農藥防治不能取得長期持續的防治效果原因是防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兩點)。
(4)一般認為對某種害蟲的防治主要是控制害蟲種群的大小,而不是徹底消滅害蟲,請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進行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免疫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注射抗體治療某些疾病時,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
B.免疫系統將自身物質當異物攻擊屬于非特異性免疫
C.吞噬細胞可參與第二道、第三道防線的免疫
D.免疫活性物質可能由非免疫細胞合成釋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人體的口腔感覺神經末梢中,存在香草酸受體,能被辣椒素或髙溫激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香草酸受體位于突觸后膜,有特異性
B.辣椒素可與該受體結合,導致內流
C.感覺辛辣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D.吃辣椒時喝熱水會加重疼痛的感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表示丙酮酸加氫產生乳酸的反應速率與丙酮酸濃度的關系(NADH已飽和),催化丙酮酸加氫或乳酸脫氫反應的酶稱為“乳酸脫氫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降低溫度后,反應速率因乳酸脫氫酶變性而減慢
B.曲線上AB兩點的速率相等是底物濃度不足的結果
C.若A點底物濃度時加入大量乳酸,反應速率變負值
D.加入能與該酶結合的丙酮酸相似物,反應速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由甲、乙、丙三個神經元(部分)構成的突觸結構。神經元興奮時,Ca2+通道開放,Ca2+內流觸發突觸小泡前移,并釋放神經遞質。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據圖判斷,若甲神經元的Ca2+通道開放,則乙神經元興奮,丙神經元受抑制
B.乙酰膽堿和5—羥色胺都是信息分子,都能和突觸后膜上的特定受體結合后進入突觸后膜。
C.突觸是突觸小體的一部分,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
D.神經遞質的釋放是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單側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轉移,還是將生長素分解,某研究性課題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圖1中的瓊脂塊一段時間后放置到圖2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說明單側光將向光側生長素分解了
B. 瓊脂塊中的生長素能促進胚芽鞘生長,原因是生長素促進了細胞生長
C.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①②③④四組瓊脂塊中的生長素濃度
D. 如果胚芽鞘的長度關系為c<a=b<d,說明單側光將向光側生長素轉移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下丘腦與某些內分泌腺之間的關系,a、b、c代表激素。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結構甲為垂體
B. 激素a為促甲狀腺激素
C. 甲狀腺細胞是激素b的靶細胞
D. 當體液中激素c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抑制激素a的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