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對于人們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有著積極的意義。請回答:
(1)下面是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流程,請補全所缺內容:
土壤取樣→① →梯度稀釋→② →③ 。
纖維素粉 |
5 g |
NaN03 |
1 g |
Na2HP04·7H 20 |
1.2 g |
KH2P04 |
0.9 g |
MgS04·7H20 |
0.5 g |
KCl |
0.5 g |
酵母膏 |
0.5 g |
水解酪素 |
0.5 g |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 mL |
(2)右邊的培養基配方是①過程中使用的培養基,該配方是液體培養基還是固體培養基? 。該培養基是對纖維素分解菌怎樣進行選擇?
。
過程①的目的是
。
(3)過程②用到的培養基中加入了一種染料是 。
(4)如何證明過程②用到的培養基沒有被雜菌污染?
。
(5)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說明纖維素分解菌能分泌 并最終把纖維素分解成 。
(6)在用平板計數法對分離的纖維素分解菌數目統計時,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低,這是因為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對于人們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有著積極的意義。請回答:
(1)下面是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流程,請補全所缺內容:
土壤取樣→① →梯度稀釋→② →③ 。
纖維素粉 | 5 g |
NaN03 | 1 g |
Na2HP04·7H 20 | 1.2 g |
KH2P04 | 0.9 g |
MgS04·7H20 | 0.5 g |
KCl | 0.5 g |
酵母膏 | 0.5 g |
水解酪素 | 0.5 g |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 mL |
(2)右邊的培養基配方是①過程中使用的培養基,該配方是液體培養基還是固體培養基? 。該培養基是對纖維素分解菌怎樣進行選擇?
。
過程①的目的是
。
(3)過程②用到的培養基中加入了一種染料是 。
(4)如何證明過程②用到的培養基沒有被雜菌污染?
。
(5)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說明纖維素分解菌能分泌 并最終把纖維素分解成 。
(6)在用平板計數法對分離的纖維素分解菌數目統計時,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低,這是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山西省臨汾一中高三第二次四校聯考(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研究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對于人們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有著積極的意義。請回答:
(1)下面是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流程,請補全所缺內容:
土壤取樣→① →梯度稀釋→② →③ 。
纖維素粉 | 5 g |
NaN03 | 1 g |
Na2HP04·7H 20 | 1.2 g |
KH2P04 | 0.9 g |
MgS04·7H20 | 0.5 g |
KCl | 0.5 g |
酵母膏 | 0.5 g |
水解酪素 | 0.5 g |
將上述物質溶解后,用蒸餾水定容到1000 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模擬題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對于人們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有著積極的意義。請回答:
(1)分離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流程:土壤取樣→梯度稀釋→將樣品接種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基上→挑選產生透明圈的菌落。上述實驗中的培養基屬于選擇培養基,如果設計一個對照試驗,可以將其中的纖維素粉換成 ,纖維素分解菌的篩選常采用 方法。
(2)如何證明選擇培養基沒有被雜菌污染?
(3)在用平板計數法對分離的纖維素分解菌數目統計時,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低,這是因為 。
(4)如果探究溫度對纖維素酶活性的影響,自變量是 ,應該保持 等不變。(至少答兩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