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神經細胞膜、肌肉細胞膜兩側離子的分布不平衡。下表表示的是哺乳動物肌肉細胞在靜息狀態下,細胞內外離子濃度大小(單位:mmol/L)
離子種類 | Na+ | K+ | 其他陽離子 | 其他陰離子 |
細胞內部 | 10 | 140 | a | c |
細胞外部 | 150 | 4 | b | d |
(1)從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主要是由________來維持。
(2)研究發現靜息電位的產生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若用蛋白酶處理細胞膜,K+不再透過細胞膜,據此可推導出細胞內K+跨膜運輸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靜息狀態下,細胞內外離子濃度能維持上述水平,其主要的原因是細胞膜上_____的種類和數量限制了離子的出入。
(4)下圖表示神經細胞接受刺激產生動作電位過程中,膜電位的變化及細胞對Na+和K+的通透性情況。
①接受刺激時,細胞膜對Na+、K+的通透性分別發生了怎樣的變化?_____________。
②根據該過程中膜電位的變化和離子通透性的變化可以推測,動作電位的產生主要是由哪種離子如何變化造成的? ____。
【答案】Na+ 協助擴散 載體 對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較大 對K+的通透性緩慢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較小。 Na+通過細胞膜快速內流。
【解析】
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細胞膜內外的電荷分布情況是外正內負,當某一部位受刺激時,其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即靜息時,K+外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內負外正,受刺激時,Na+內流,造成膜兩側的電位表現為外負內正。
(1)從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主要是由Na+來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主要是由K+來維持的。
(2)若用蛋白酶處理細胞膜,使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失去作用,K+不再透過細胞膜,據此可推導出K+外流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故細胞內K+跨膜運輸的方式是協助擴散。
(3)因為Na+和K+出入細胞都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所以受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種類和數量限制。
(4)據題意可知:神經細胞接受刺激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較大,對K+的通透性緩慢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較小,因為Na+通過膜快速內流,導致膜內變為正電,膜外變為負電。
①故接受刺激時,細胞膜對Na+、K+的通透性變化為:對K+的通透性緩慢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較小。
②根據該過程中膜電位的變化和離子通透性的變化可以推測,動作電位的產生主要是由Na+離子大量內流造成的。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表示細胞內某種物質的合成和轉運過程,圖乙表示幾種膜結構表面積的變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的C物質是蛋白質,則結構A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與____________(結構)有關,C物質形成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C、D代表由細胞內有關結構合成的物質,下列物質中屬于C、D類物質的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
a.呼吸酶 b.線粒體膜的組成蛋白 c.胰島素 d.血紅蛋白
(3)G是合成D物質的原料,則G物質從細胞外進入細胞形成D物質到排出細胞外所經過的膜結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和文字表示)。
(4)若圖乙表示胰島素合成和分泌過程中的細胞膜、內質網膜和高爾基體膜的面積變化,則①②③分別表示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泡菜(乳酸發酵過的蔬菜)是許多亞洲國家的傳統食品,在發酵液中通常發現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和絲狀真菌。如圖表示這3種不同微生物群中活細胞數和卷心菜乳酸發酵過程中pH值的變化。發酵液中的溶解氧隨時間下降,在第22天被完全耗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pH值從第1天到第3天的下降主要由乳酸菌產生的乳酸引起
B.酵母細胞從第10天到第22天的生長與發酵液中的氧氣有關
C.酵母細胞在第26天后開始產生酒精
D.一些絲狀真菌在低pH值下表現出較高的耐受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體細胞及其內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①、②、③、④分別表示人體內不同部位的液體。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體的內環境是由①、②、③組成的
B.體液①中含有激素、呼吸氧化酶、尿素、CO2等物質
C.葡萄糖由①經②到達③的過程,依靠自由擴散來完成
D.氧氣由①中的紅細胞進入③要穿過4層膜,③處氧氣濃度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A、B代表人體內的物質,①②③④代表體液。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若組織細胞為胰島細胞,則饑餓時①比④處胰高血糖素濃度低
B. 若組織細胞為腦細胞,則①比④處CO2濃度高
C. 若組織細胞為骨骼肌細胞,則B可代表乳酸
D. 若組織細胞為垂體細胞,則A可代表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同位素示蹤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則在其尿液中可以檢測到H218O,呼出的CO2也可能含有18O
B.35S標記甲硫氨酸,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與游離的核糖體都可能出現放射性
C.將某精原細胞中的某條染色體上的DNA的一條鏈用15N進行標記,正常情況下,在該細胞分裂形成的精細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為50%
D.在缺氧時給水稻提供14CO2,體內可以存在14C的轉移途徑14CO2→14C3→(14CH2O)→14C3→14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人類的性染色體結構示意圖,其中同源區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區不存在等位基因。下列關于性染色體上單基因遺傳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Ⅰ區段上的顯性遺傳病,女性患者較多
B. Ⅰ區段上的隱性遺傳病,父女可能均患病
C. Ⅱ區段上的遺傳病,男女患病概率相同
D. Ⅲ區段上的遺傳病,可能每一代均有患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科學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種牛的過程,a~h為操作過程,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圖中c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___,d、f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______。
(2)圖中用到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獲得更多的卵母細胞,其受精后發育可得到早期胚胎;圖中早期胚胎屬于胚胎發育的__________期,其中胚胎干細胞來源于_______(填數字標號)。
(3)過程h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____技術來檢測轉基因牛D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
(4)圖中牛A、B的性別__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不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如圖實驗,下列實驗預期正確的是
A. 若a=b,且b>d,證明單側光照射下,向光側的生長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長素的合成),而不是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
B. 若a>b=d,證明單側光照射下,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而不是向光側的生長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長素的合成)
C. 若a>b,且b>d,證明單側光照射下,既有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又有向光側的生長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長素的合成)
D. 若a=b,且c>d,證明單側光照射下,既有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又有向光側的生長素被分解(或光抑制生長素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