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9年1月15日,在月球的強輻射、低重力、高溫差的極端環境條件下,我國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試驗載荷內搭載有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種子,還有酵母菌、果蠅卵以及土壤、水分和空氣,棉花種子成功萌發,為人類首創。根據信息及所學知識回答以下問題:
(1)若載荷內的植物種子都萌發成長,果蠅卵孵化后,這些生物和無機環境構成一個微形生態然系統,則酵母菌屬于________________。要維持這個生態系統的正常進行,需要添加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載荷罐能在一定時間內維持相對穩定,這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載荷罐的抵抗力穩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保證實驗的成功,科學家在地面做了一個相同的試驗載荷,并實驗測出各成分的能量流動,繪出下圖:
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圖中在碳循環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的兩種成分是__________(填字母)。能量在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_________。
【答案】分解者 進行能量輸入 自我調節 該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自我調節能力弱 A和B 20%
【解析】
由題文描述和圖示分析可知:該題考查學生對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與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相關知識的識記和理解能力,以及識圖分析能力。
(1) 酵母菌可以通過分解植物和果蠅的廢棄物生長,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在物質循環過程中,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但能量流動是單向、逐級遞減的,因此要維持這個生態系統的正常進行,需要添加的條件是進行能量輸入。
(2) 載荷罐是一個極為簡單的生態系統,生物種類少,營養結構簡單,所以自我調節能力弱。
(3) 分析圖示可知,A為生產者,B為分解者,C為次級消費者,D為初級消費者。在碳循環中,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使CO2從大氣中進入生物群落,分解者通過分解作用將有機物分解為CO2等物質,其中的CO2進入大氣中,因此,A(生產者)和B(分解者)在碳循環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能量在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第二營養級同化量(初級消費者同化量)÷第一營養級同化量(生產者同化量)×100%=[1.5×106 J/(m2·a)]÷[7.5×106J/(m2·a)]×100%=20%。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a分子及Na+、K+的跨膜運輸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中3種物質的運輸方式都屬于主動運輸
B. 加入線粒體抑制劑對a分子的運輸沒有影響
C. 一種物質可以通過不同的轉運方式進出細胞
D. Na+的持續吸收會導致細胞內的ADP大量積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人在饑餓時參加冰桶挑戰其體內的一些生理變化過程示意圖(圖中①~④為激素,A、B、C、D表示器官、組織或細胞)。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參加冰桶挑戰的人在被冰水澆濕后,人的體溫調節中樞會興奮,體溫調節中樞位于________________。產生冷覺的A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全身冰水澆濕后,下丘腦會分泌①,①促使B分泌②,②促使甲狀腺分泌③,該過程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體現了激素調節中的________________調節;當③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抑制下丘腦和B分泌①和②,該過程體現了激素調節中的________________調節。
(3)饑寒交迫時,細胞外液中由_______細胞分泌的④________(填激素名稱)含量增加,④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維持血糖含量的相對穩定。與此同時,腎上腺髓質對腎上腺素的分泌量也增加,說明二者在調節血糖平衡的過程中表現為___________作用。
(4)負反饋調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分裂
研究發現,絕大多數哺乳動物細胞在分裂時,會部分失去與胞外基質的粘附,進而使細胞形態發生由扁平到隆起、變圓等一系列變化,如圖1所示。若用外力限制細胞在分裂時變圓,會影響紡錘體的組裝和中心體的分離,最終影響細胞分裂的進程。
(1)圖1中B細胞處于細胞周期的______期;構成結構k的主要化學成分是______;結構h的功能是______。
A.參與染色體的形成
B.參與紡錘體的形成
C.參與DNA的復制
D.參與細胞板的形成
(2)圖1中D細胞發生的過程或變化有______。
A.染色單體的分離 B.基因重組
C.等位基因的分離 D.染色體數目不變
(3)據題意和圖推測,細胞分裂時發生由扁平到隆起、變圓的形態變化,其生物學意義可能是______。(多選)
A.有助于DNA的復制
B.為細胞分裂時紡錘體的組裝提供必要的空間
C.為染色體排布于細胞中央提供充足空間
D.為遺傳物質精準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作好準備
細胞分裂過程中還伴隨著一系列周期相關分子信號的啟動,研究發現蛋白Numb參與細胞周期進程的調控。為了研究Numb蛋白的功能,研究者對實驗組細胞(通過干擾RNA以抑制Numb蛋白的表達)和對照組細胞(不作處理)中處于各時期的細胞比例進行了統計,結果如圖2所示。
(4)據圖2分析,Numb蛋白與細胞分裂進入______期有關,說明理由,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一人工種子,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人工種子一般用離體的植物細胞通過組織培養技術獲得
B. 胚狀體是人工種子最重要的結構
C. 同一批次的人工種子可以保證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 胚狀體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泡菜與酸奶均采用乳酸菌進行發酵。現有研究人員打算從泡菜中獲取可用于酸奶發酵的乳酸菌菌種,其操作如下:
(1)使用_________________法將少量泡菜汁接種于培養基上,經厭氧培養后得到圖示結果。
(2)將上述培養基中各菌落轉移至MRS-碳酸鈣固體培養基(配置方法為將MRS培養基冷卻至45~50℃時,加入已滅菌的碳酸鈣,充分混勻,倒平板)中,厭氧培養48小時后,發現有部分菌落的周圍出現透明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上述培養基中具有透明圈的菌落,轉入MRS液體培養基中發酵48小時后,進行紙層析后顯色處理,得到下圖實驗結果(A為1.5%乳酸標樣,其余為不同菌種發酵液),則下列菌種屬于乳酸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鮮奶中加入上述菌種進行發酵后會出現固形物凝聚成團的現象,推測出現該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為菌種相同,部分研究人員猜測制作酸奶的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亞硝酸鹽,進而測出酸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為1mg/kg。于是他們認為制作酸奶的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但是另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論不可靠,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給出改進實驗的思路,以進一步確定此結論的可靠性:
方案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預期結果和結論: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酸奶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溶酶體發生過程及其“消化”功能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b是剛形成的溶酶體,來源于高爾基體
B.e是包裹著衰老細胞器d的小泡,e的膜來自細胞膜
C.圖中過程體現了溶酶體消化自身衰老、損傷的細胞器的作用
D.f表示膜融合的過程體現了膜的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激素CT對破壞骨組織細胞有急性抑制作用,能減少體內鈣由骨向血中的遷移量。激素PTH能促進骨質溶解,使骨骼脫鈣。哺乳動物血鈣含量受到激素CT和激素PTH的共同調節。某小組研究兩種激素的作用,實驗結果如下圖。
實驗材料和用具:3組大小和生理狀況相同的健康大白鼠,生理鹽水,生理鹽水配制的適宜濃度激素CT溶液和激素PTH溶液,注射器,鈣離子測定儀器等。
(1)適量地注射____可以緩解骨質疏松癥,激素PTH和激素CT在調節血鈣濃度方面的作用關系是 ____。
(2)a、b時給3組實驗大白鼠注射的物質分別是 _____、 ________。
(3)已知5%的葡萄糖溶液的滲透壓與動物血漿滲透壓基本相同,給正常大白鼠靜脈注射一定量的15%的葡萄糖酸鈣溶液,會引起大白鼠尿量____,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中,需要使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質粒,便于重組和篩選。已知限制酶Ⅰ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識別序列和切點是—↓GATC—。
(1)根據已知條件和圖回答:
①上述質粒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________切割。
②將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質粒的切口處,還要加入適量的________。
③請指出質粒上至少要有一個標記基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生物的基因可以拼接的結構基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腸桿菌是首先成功表達外源基因的宿主菌,但不能表達結構復雜的蛋白質,哺乳類細胞、昆蟲細胞表達系統雖然能表達結構復雜的哺乳類細胞蛋白,但操作復雜,表達水平低,不宜推廣使用。基因工程中常選用酵母菌作為受體細胞,請從細胞結構等方面分析用酵母菌作受體細胞能克服上述不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