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類的每一條染色體上都有許多基因,如人類的1號染色體上包括以下幾種基因,若父母的1號染色體及相關基因分布情況如圖所示。據此我們不能得出
基因控制的性狀 |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狀 |
紅細胞形狀 | E:橢圓形細胞 e:正常細胞 |
RH血型 | D:RH陽性 d:RH陰性 |
產生淀粉酶 | A:產生淀粉酶 a:不產生淀粉酶 |
A. 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女兒出現橢圓形紅細胞的概率是1/2
B. 正常情況下他們生一個Rh陽性女兒的概率是1/2
C. 母親體內細胞進行分裂時A和a的分離一定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和減數第二次分裂
D. 若母親產生一個ADe的極體,不考慮基因突變,在同一次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的卵細胞可能為ADE、aDe或aDE
【答案】C
【解析】根據染色體上基因的分布情況,該父母的基因型分別為eeddAa和EeDDAa,若不考慮交叉互換,精子的基因可能是Ade或ade,卵細胞的基因可能是ADE或aDe。正常情況下,后代的基因型有4種:AADdEe、AaDdee、AaDdEe、aaDdee;表現型有3種:既有橢圓形紅細胞又能產生淀粉酶且血型為Rh陽性、正常紅細胞能產生淀粉酶且血型為Rh陽性、正常紅細胞又不能產生淀粉酶且血型為Rh陽性。
結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由于1號染色體是常染色體,與性別無關,所以他們的女兒出現橢圓形紅細胞(Ee)的概率為1/2,A正確;正常情況下,他們的孩子都表現為Rh血型陽性,即基因型都為Dd,所以生一個Rh陽性女兒的概率是1×1/2=1/2,B正確;僅就A/a基因而言,若沒有交叉互換和突變發生,母親體內細胞進行分裂時A和a的分離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C錯誤;對母親而言,不考慮突變,若母親產生一個ADe的極體,說明在四分體時期發生了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則同時產生的卵細胞可能為ADE、aDe或aDE,D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中能直立生長的是①④和⑥
B. 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設置①③進行對照
C. 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應設置④⑥進行對照
D. 圖中彎曲生長的是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PCR技術的操作步驟依次是( )
A.高溫變性、中溫延伸、低溫復性 B. 高溫變性、低溫復性、中溫延伸
C.中溫延伸、高溫變性、低溫復性 D. 中溫延伸、低溫復性、高溫變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當寒冷襲來時,請用“+”(促進)或“-”(抑制)表示圖中A、B、C、D四處的作用性質。A____B____C____D____
(2)當受到寒冷刺激時,甲狀腺受F______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垂體分泌的E_______的調節,使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3)F和垂體的活動又受血液中______含量多少的調節和控制,這種調節方式稱為_______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運用細胞工程技術獲得單克隆抗體時,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
A.對小動物注射抗原 B.融合并篩選雜交瘤細胞
C.培養雜交瘤細胞 D.將胰蛋白酶注入小動物腹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下圖所示,某紅花植株自交后代花色發生性狀分離,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
A. 親本紅花植株能產生不同類型的配子
B. 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發生了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
C. 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D. 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發生了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和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關于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部分操作示意圖,有關評價合理的是( )
A. 剪取洋蔥根尖2~3 mm,因為該區域屬于根毛區,細胞有絲分裂旺盛
B. 圖示實驗步驟中唯一的錯誤是⑤處未用鑷子搗碎根尖
C. 在觀察的圖像中,b區域屬于分生區的細胞,細胞已死亡
D. 若用圖中b區域的細胞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現象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大腸桿菌DNA分子結構的一條脫氧核苷酸長鏈。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⑴圖中①、②、③結合在一起的結構叫________。
⑵③有______種,DNA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中文名稱)。
⑶大腸桿菌的DNA主要存在____________(結構名稱)中,其徹底分解后,能產生____種小分子物質。
⑷若圖示為HIV病毒的遺傳物質,其中文名稱是_______,則②表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