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生長素是人們發現和研究較早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生長。下圖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關生長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 ①生長迅速而②生長受抑制是由于②對生長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B. ②受抑制而④生長較快,是由于①合成生長素無法運輸到④部位
C. 由于④結構能夠生長,因此該植物的生長沒有體現植物頂端優勢現象
D. 該植物地上部分生長素不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結構合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小麥種子成熟過程中干物質和水分的變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隨著種子的成熟,種子的生命活動由代謝活躍狀態轉入休眠狀態
B.種子的鮮重隨著種子的成熟而逐漸減小
C.種子中水分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吸收的水分減少
D.種子成熟期間的這兩種物質的變化和種子萌發時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①②③④代表人體內的體液成分。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人體花粉過敏時,②中的液體會增多
B. ④中成分從管壁滲出后就成為②的組成成分
C. ③的滲透壓增大,會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人體劇烈運動時,產生乳酸的過程發生在①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分別為兩種細胞器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分析錯誤的是( )
A.圖a表示線粒體,[H]與氧結合形成水發生在有折疊的膜上
B.圖b表示葉綠體,直接參與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兩圖代表的細胞器都與能量轉換有關,并可共存于一個細胞
D.兩圖所示的結構與ATP形成有關的酶都在內膜和基質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憑借“細胞自噬作用的發現與機制探索”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知溶酶體在胞吞和細胞自噬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人體細胞內的溶酶體是一種含有多種水解酶的細胞器,其內部的pH為5左右。如圖表示吞噬細胞內溶酶體的產生和作用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與溶酶體產生直接相關的細胞結構是 ,溶酶體能消化病原體的原因是 。
(2)細胞能識別病原體主要依賴于細胞膜上的 ;圖示過程體現了細胞中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關系是既有 ,又有 。
(3)溶酶體膜蛋白被加工修飾后含有很多糖基團,使膜蛋白高度糖基化。推測這種修飾的意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留在細胞內的殘余體多為脂褐質,其數量隨著個體的衰老而增多,存在大量脂褐質的細胞可能還具備的特征有 。
①細胞核體積變大 ②細胞間的黏著性下降
③細胞內水分減少 ④細胞運輸功能降低
(5)已知酶在不同pH下的催化活性不同。研究表明,少量的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泄露到細胞質基質中不會引起細胞損傷,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導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等位基因A、a和B、b分別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讓顯性純合子(AABB)和隱性純合子(aabb)雜交得F1,再讓F1測交,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例為1:3.如果讓F1自交,則下列表現型比例中,F2不可能出現的是
A. 13:3 B. 9:4:3 C. 9:7 D. 1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假設小麥的低產基因用A表示,高產基因用a表示;抗病基因用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用b表示,兩對基因獨立遺傳。下圖是利用低產抗病小麥(AABB)及高產不抗病小麥(aabb)兩個品種。通過多種育種方式培育出高產抗病小麥(aaBB)新品種的過程圖解,請據圖回答:
(1)經過①、②、③過程培育出高產抗病小麥(aaBB)新品種的育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2)經過⑥過程的育種方法叫做___________。除利用X射線等物理因素處理生物外,還可以利用亞硝酸等___________因素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___________,但利用這種方法不一定能獲得高產抗病小麥(aaBB)新品種,因為這種變異是___________(定向的、不定向的)。
(3)經過④、⑤過程的育種方法稱___________(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從育種周期來看,這種育種方法的優點是能明顯___________(延長、縮短)育種年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DNA分子復制完畢后,新形成的DNA子鏈( )
A.是DNA母鏈的片段 B.與DNA母鏈之一相同
C.與DNA母鏈相同,但U取代T D.與DNA母鏈完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