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有關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營養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MgSO4必須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
B.植物根細胞吸收礦質元素離子主要依靠滲透作用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稈產生的無機離子可被根系吸收
D.降低溫度會影響水稻根系對Mg2+的吸收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薇甘菊原產于中南美洲,后來入侵我國,它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長迅速,致使許多植物被其覆蓋后因缺少陽光而死亡。薇甘菊入侵某生態系統后植物種類數及碳儲量變化如表所示:
未被侵入時期 | 輕微入侵時期 | 重度入侵時期 | ||
種類(種) | 150 | 121 | 69 | |
碳儲量 (噸/公頃)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1)薇甘菊入侵后導致植物群落的豐富度___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將逐漸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漸_______(填“增強”或“減弱”)。
(2)田野菟絲子的莖纏繞在薇甘菊植株上,莖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營養物質。田野菟絲子與薇甘菊之間存在____關系,可利用田野菟絲子控制薇甘菊數量。
(3)關于薇甘菊的成功入侵,研究者認為,這是由于入侵種群在遷入新環境后發生適應性變化,把原來用于防御原產地天敵的能量投入到生長和繁殖中。為驗證該假設,研究者將薇甘菊入侵種群和對照種群種植在與入侵地氣候、土壤等條件相同的環境中,除草、治蟲,測定株高、分枝數和生物量。
①實驗中,對照種群應從______獲取。
②若測定結果為薇甘菊入侵種群_______________,則該結果支持上述假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黑麥(2N=14)具有許多普通小麥(6N=42)不具有的優良基因。為了改良小麥品種,育種工作者將黑麥與普通小麥雜交得F1,再將F1進行處理獲得可育植株X。已知黑麥和普通小麥的每個染色體組均含7條染色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黑麥與普通小麥存在生殖隔離
B.F1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含4個染色體組
C.植株X在減數分裂時可形成14個四分體
D.采用低溫處理F1的種子一定可以獲得可育植株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花色有紅花和白花兩種,莖色有紫莖和綠莖兩種。花色由基因Y、y控制,莖色由基因R、r控制。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兩組雜交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實驗親 | 本雜交組合 | 子代表現型及所占比例 | |||
紅花紫莖 | 紅花綠莖 | 白花紫莖 | 白花綠莖 | ||
一 | 白花紫莖x紅花紫莖 | 3/8 | 1/8 | 3/8 | 1/8. |
二 | 白花紫莖x白花綠莖 | 1/8 | 1/8 | 3/8 | 3/8 |
(1)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判斷,花色中隱性性狀為__________,控制花色與莖色的這兩対基因遵循__________定律。
(2)實驗一中,親本紅花紫莖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3)實驗二中,子代白花綠莖的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_;若將實驗一中的子代白花綠莖與實驗二中的子代白花綠莖雜交,則雜交后代中出現紅花綠莖的概率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在發生質壁分離時能觀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漸增大
B.黑藻細胞在發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液的滲透壓逐漸減少
C.滴加清水后,質壁分離的細胞又復原,說明此細胞是活細胞
D.細胞壁與原生質層之間充滿了蔗糖溶液,液泡顏色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問題的敘述錯誤的是
A.當農田里蚜蟲的數量增多時,七星瓢蟲的數量也會增多,這樣蚜蟲種群數量的增長就會受到抑制,這屬于生物群落內的負反饋調節
B.煙草釋放揮發性物質驅除夜間活動的雌蛾,它們的關系是競爭
C.小麥種群因受到大風襲擊影響了傳粉,噴灑一定濃度的生長素,不可以避免小麥減產
D.物種的形成過程就是生物多樣性的增加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天竺鼠的毛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現有一批基因型為BbCc的天竺鼠,已知基因B決定黑色毛,基因b決定褐色毛,基因C決定毛色存在,基因c決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則這批天竺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論比例為( )
A.9:4:3B.9:3:4C.9:1:6D.9: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針刺激人的手指可產生痛覺,用熱水刺激人的手指可產生熱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兩種感覺的形成過程就是非條件反射過程
B.大腦皮層沒有參與痛覺和熱覺的形成過程
C.不同感覺產生的原因與接收刺激的感受器不同有關
D.針和熱水直接刺激神經中樞使其產生了相應的感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瓊脂是制備固體培養基必需的材料,避免污染環境,實驗室使用過的廢棄固體培養基必須經細菌分解才能丟棄。糖蜜發酵廢液的黑褐色色素是造成河、湖色澤污染的原因之一,為了脫除這種黑褐色色素,某實驗小組從瓊脂生產廠附近的土壤中篩選到多株具有脫色能力的瓊脂分解菌,其能產生脫色酶,并通過氧化方式進行脫色作用。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篩選可分解瓊脂的細菌,在配制培養基時,應選擇以_______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基進行培養。配制好的培養基需通過_______法進行滅菌。
(2)實驗小組可采用_______法分離土壤浸出液中的瓊脂分解菌。鑒定瓊脂分解菌時,可在培養基中加入_______,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發現培養基上形成圓形凹穴,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應選擇_______的菌落進行擴大培養。
(3)進行污染物脫色時,需將瓊脂分解菌擴大培養以加速脫色,通過不斷增加營養物質的比例能否提高該菌的種群密度,并分析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
(4)進行污染物脫色時,可提取瓊脂分解菌中的脫色酶固定化后用于脫色,固定化酶的優點有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