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理過程中,不能在人體內所有活細胞中都發生的有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氨基酸合成胰島素
D.ATP的合成和水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屆安徽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理過程不能在內環境中發生的是( )
A.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結合
B.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乳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乳酸鈉和碳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五校高三下學期期初教學質量調研生物試卷 題型:綜合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熒光素—熒光素酶生物發光法,測定人參愈傷組織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參細胞能量代謝的特點。
實驗原理:熒光素在熒光素酶、ATP等物質參與下,進行反應發出熒光;用分光光度計可測定發光強度;當熒光素和熒光素酶都足量時,在一定范圍內,ATP的含量與發光強度成正相關。
實驗步驟:
一、ATP的提取:稱取一定量的人參愈傷組織,研磨后沸水浴10min,冷卻至室溫,離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測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計反應室內,并注入適量的所需物質,在有氧等適宜條件下進行反應,記錄發光強度并計算ATP含量。請回答:
(1)步驟一中的沸水浴處理,使酶的 被破壞而失活。
(2)步驟二注入的物質中,屬于反應物的是 。分光光度計反應室內能量的轉換形式是 _。
(3)熒光素酶價格昂貴,為能準確測定出ATP的含量,又能節省酶的用量,學習小組探究了“測定ATP時所需熒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濃度”,實驗結果如圖。
①學習小組配制了1×10-8mol/L ATP標準液、 和70mg/L的熒光素溶液(過量)溶液進行實驗。
②結果表明:
圖中 _點所對應的熒光素酶濃度為最佳濃度。
圖中e、f、g點所對應的熒光素酶濃度不同,但發光強度相同,這是因為 。
(4)ATP測定對食品衛生監控有重要意義。食品衛生檢驗人員利用上述生物發光法測定某熟食品樣品中細菌的ATP總含量,測算出了細菌的數量,從而判斷食品污染程度。做出上述判斷的理由是:每個細菌細胞中ATP的含量 。
(5)下列生理過程中,不消耗ATP的一組是(_ )
A.蛋白質的合成和加工 B.染色體的復制和運動
C.胰島素的分泌 D.質壁分離和復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2012學年吉林省長春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生物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理過程不能發生在人體內環境中的是
A.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產生乳酸 B.興奮傳遞過程中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C.抗體與相應抗原的特異性結合 D.激素與靶細胞的結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廣東省模擬題 題型:單選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