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香豆素-3-羧酸是日用化學工業中重要香料之一,它可以通過水楊醛經多步反應合成: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mol水楊醛最多能與4molH2發生加成反應
B.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中間體A中是否混有水楊醛
C.中間體A、香豆素-3-羧酸互為同系物
D.1mol香豆素-3-羧酸最多能與2molNaOH發生反應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興奮在突觸處傳遞的示意圖,關于此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A.神經纖維上的電信號可引起①釋放神經遞質
B.缺氧不影響肽類神經遞質的合成與釋放
C.若③為肌肉細胞的細胞膜,③上無該神經遞質的受體
D.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需要的能量都來自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是脂蛋白的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血脂和脂蛋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脂蛋白核心應為甘油三酯
B.①是合成脂質類激素的原料,②是磷脂,③是蛋白質
C.若該脂蛋白是密度最小的脂蛋白,則其顆粒大、攜帶較多的甘油三酯
D.降脂藥物中含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藥物,含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藥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篩選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為唯一碳源的培養基。接種培養后,若細菌能分解淀粉,培養平板經稀碘液處理,會出現以菌落為中心的透明圈(如圖),實驗結果見下表。
菌種 | 菌落直徑:C(mm) | 透明圈直徑:H(mm) | H/C |
細菌Ⅰ | 5.1 | 11.2 | 2.2 |
細菌Ⅱ | 8.1 | 13.0 | 1.6 |
有關本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培養基除淀粉外還含有氮源等其他營養物質
B. 篩選分解淀粉的細菌時,菌液應稀釋后涂布
C. 以上兩種細菌均不能將淀粉酶分泌至細胞外
D. H/C值反映了兩種細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現,轉基因抗蟲植物能殺死昆蟲的原理是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被昆蟲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后產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與昆蟲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使滲透壓失衡,導致昆蟲死亡。下圖表示利用細菌中抗蟲基因獲取抗蟲玉米的部分過程。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養過程,其中d過程表示細菌與玉米細胞混合培養。(括號內填編號,橫線上填字母或文字)
【1】在圖示的過程中,涉及到的生物技術包括_________。
A.基因工程B.植物細胞融合技術
C.植物組織培養技術D.核移植技術
【2】在圖示過程中,需要用到限制酶的是流程 [ ______];導入目的基因的步驟是流程[ _____]。
【3】在流程⑤中,細菌不斷分裂產生更多細菌,該步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圖示過程中,涉及脫分化和再分化的是流程[______],脫分化和再分化培養基的本質差異是_________________。
【5】判斷該基因工程成功的依據是
A.玉米細胞產生了抗蟲蛋白B.玉米細胞中有了抗蟲基因
C.玉米植株表現出抗蟲性狀D.玉米細胞中有了細菌
【6】結合題意,分析美國批準種植該轉基因抗蟲玉米的生物學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膝反射進行時,伸肌收縮的同時屈肌舒張。如圖為膝反射示意圖,其中①~④表示結構。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 用適宜電流刺激A,可產生膝反射
B. 膝反射的反射弧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樞是②
C. 膝反射的感受器和效應器均位于伸肌中
D. 用適宜強度的電流刺激B處,僅結構③上電位表指針會偏轉,結構④上不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研究DNA復制方式的實驗,根據這些實驗結果進行的推論,正確的是
A. 乙是轉入14N培養基中復制一代的結果
B. 乙是轉入14N培養基中復制二代的結果
C. 出現丁的結果至少需要60分鐘
D. 戊圖表示復制三代后不再具有15N標記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為某生態系統的部分食物網簡圖,圖2為該系統中部分環節的能量流動關系(圖中數據表示同化的能量)。請回答:
(1)圖1有__________條食物鏈,僅處于第五營養級的生物是__________。“→”不僅表示營養關系,也是殺蟲劑、有害物質等__________的通道。除所示生物外,該生態系統還應有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2)圖2中,蟬、蚜蟲沒有體現的能量輸出途徑是__________。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_______(“大于”、“等于”或“小于”)15%。
(3)在__________調節下,該生態系統可長期保持穩態。但因_________、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外源性因素的影響,各生物種群數量仍會發生波動。若要監測蚜蟲、蟬等有害生物的種群數量,_________(“能”或“不能”)用標志重捕法進行調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種現象,不能用圖表示的是
A.在溫度和pH適宜的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的變化
B.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棄耕農田物種豐富度隨時間的變化
C.在質量濃度為0. 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吸水 能力隨時間的變化
D.植物橫放于地,其水平方向的根近地一側生長素濃度隨時間的變化(虛線 表示對根生長既不促進也不抑制的生長素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