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有關實驗的變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溫度和pH是自變量
B.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中,酒精的生成情況是無關變量
C.在探究過氧化氫酶高效性的實驗中,氣泡的生成情況是無關變量
D.在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影響的實驗中,氧氣的釋放量是因變量
D
【解析】
試題分析:自變量是指在實驗過程中可以人為改變的變量,即所要研究的因素,在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 pH是自變量,溫度是無關變量,A項錯誤;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但又不是我們要研究的一些可變因素,稱為無關變量,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中,酒精的生成情況是因變量,每組酵母菌培養液的量、葡萄糖溶液的量、實驗時間、溫度等都是無關變量,需要保持相同且適宜,B項錯誤;在探究過氧化氫酶高效性的實驗中,氣泡的生成情況是因變量,每組過氧化氫溶液的量、滴入的肝臟研磨液和FeCl3溶液的量、實驗時間等都是無關變量,C項錯誤;因變量是指實驗中隨著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變量,在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影響的實驗中,氧氣的釋放量是因變量,D項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實驗變量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東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圖一是生長素發現過程示意圖。請回答:
(1)由圖①和圖②可以證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___。由圖④和圖⑤可以證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2)由圖_______和圖________可以證明胚芽鞘尖端能夠產生某種促進生長的物質并且向下部運輸。
(3)1931年,科學家首次分離出具有生長素效應的化學物質是________。
(4)為了研究生長素在胚芽鞘內的運輸方向,科學家做了圖二所示實驗。其中,A、B、C、D為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供應塊是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接受塊是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請根據實驗結果在下圖所示的⑧、⑨方框中分別畫出胚芽鞘C、D的生長示意圖。該實驗證明: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向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二上期末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一對同源染色體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A與a的分離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B.B與b的分離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C.b與b的分離只發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
D.1號和2號染色體的分離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二上期末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生態系統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一定是生產者
B.動物一定是消費者
C.細菌一定是分解者
D.病毒一定是消費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一上期末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研究小組利用檢測氣壓變化的密閉裝置來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實驗設計如下圖。關閉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變化反映瓶中的氣體體積變化。實驗開始時將右管液面高度調至參考點,實驗中定時記錄右管液面高度相對于參考點的變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積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時CO2的釋放量
B.乙組右管液面變化,表示微生物呼吸時CO2釋放量和O2消耗量的差值
C.甲組右管液面升高,乙組下降,說明微生物只進行有氧呼吸
D.甲組右管液面不變,乙組下降,說明微生物進行乳酸發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一上期末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下圖表示25℃時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若溫度升高到30℃(原光照強度和CO2濃度不變),圖中a、b、d三點的移動情況分別為
A.上移、右移、上移
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
D.下移、右移、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一上期末質檢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白細胞吞食病菌的過程需要借助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B.小腸細胞吸收氨基酸的過程需要借助細胞膜的流動性
C.光合作用過程中固定CO2發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
D.生物膜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使許多化學反應互不干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龍巖市非一級達標校高一上期末質檢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細胞膜的示意圖,A、B、D表示某種物質,a、b、c、d、e表示物質運輸的方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D代表 。
(2)細胞膜在功能上具有 的特性,該特性主要與膜上的 (填字母)有關。
(3)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B的厚度會變小,這說明B具有 。
(4)在a、b、c、d、e五種方式中,代表被動運輸的是 ,代表氨基酸進入細胞的方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遼寧省大連市高三上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神經性耳聾、腓骨肌萎縮癥是兩種單基因遺傳病,分別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圖為某家族相關的遺傳系譜圖,其中已死亡個體無法知道其性狀,經檢測Ⅳ7不攜帶致病基因。據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神經性耳聾的遺傳方式為 ,第Ⅳ代出現多個神經性耳聾患者的主要原因是 。
(2)Ⅴ1與Ⅴ2分別帶有神經性耳聾基因的概率是 、 。
(3)腓骨肌萎縮癥屬于 性性狀,為了確定腓骨肌萎縮癥基因所在染色體類型,科研人員對Ⅲ1~Ⅲ5,個體含相關基因的DNA片斷擴增后用某種限制酶處理,并進行電泳分析,得到如下結果:
根據電泳結果,你可以作出的判斷是 。
(4)根據以上分析,Ⅲ1的基因型為 。若Ⅴl與Ⅴ2婚配,他們后代中男孩不患病的概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