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發展生態農業,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 | |
B. | 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高產農作物新品種 | |
C. | 糧食作物種植過程中,嚴禁使用化肥和農藥 | |
D. | 控制人口增長,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分析 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保護環境的條件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的需求的發展模式.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生態系統可持續性的保持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可持續發展要求人們根據可持續性的條件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態可能的范圍內確定自己的消耗標準.因此,人類應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
解答 解:A、發展生態農業,可實現對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減少能源物質的利用,A正確;
B、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培育高產農作物新品種,獲得更多的資源,B正確;
C、糧食作物種植過程中,嚴禁使用化肥和農藥,會減少農作物的產量,應盡量減少使用化肥和農藥,C錯誤;
D、控制人口增長,協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可持續發展觀,應明確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持適度的人口規模,處理好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關系.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秋•三亞校級期中)組成生物膜系統的生物膜是指( )
A.細胞膜和所有的細胞器 B.細胞膜、細胞器膜和核膜
C.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D.細胞器膜和核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高考大聯考(一)【浙江卷】 題型:
研究者選取生長狀況相似的云南松試管苗,均分為4組,每組30株。在自然光照強度下分別進行如下處理:第一組維持原光照;第二組,30%遮陰;第三組,50%遮陰;第四組,70%遮陰.其余培養條件相同且適宜。在培養過程中進行苗高的測量,結果如圖1。
待苗木生長停止后,挖取整株苗木,逐株測定總生物量、莖稈質量和根干質量,繪成圖2:
請根據上述信息及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提出本實驗的研究課題 。
(2)從圖1可以看出,一年中苗高增速最快的時期大約是 前后,進入6月份,各組曲線變化不大,其原因可能是 。
(3)從圖2可知,不同光照處理對云南松幼苗各部分生物量的影響情況是 。
(4)此實驗告訴我們,培育云南松苗木時,在3月中旬后宜在 的光照強度下育苗,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④ | B. | ①②⑤ | C. | ①②④ | D. | ②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理信息 | B. | 行為信息 | C. | 化學信息 | D. | 營養信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完全相同 | |
B. | 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分裂成兩上子細胞的方式相同 | |
C. | 顯微鏡下判斷某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哪個時期的依據是細胞內染色體的存在狀態 | |
D. | 細胞周期不同時期所經歷時間的長短可用每時期的細胞數與計數細胞總數的比值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先用低倍物鏡觀察清楚,再轉至高倍物鏡觀察 | |
B. | 高倍物鏡與載玻片間的距離較近 | |
C. | 高倍鏡的視野較暗,一般需要調節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 |
D. | 先用粗準焦螺旋,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e Mn Zn Mg | B. | Zn B Cu Mn | C. | H、O Na Zn | D. | Zn Cu Mn C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機體能及時感知內環境的變化,并及時作出反應加以調整 | |
B. | 相同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漿細胞迅速增殖并分泌大量的抗體 | |
C. | 青霉素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 |
D. | 胸腺發育不良者容易發生過敏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