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有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大小相似的甲、乙兩個小島,某時間段內島上鳥的種類和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兩島上的鳥類存在地理隔離,不同種的鳥類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
B.甲島較乙島鳥種類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島的環境變化更大
C.兩島的鳥類各形成一個種群基因庫,且兩個基因庫間的差異越來越大
D.兩島上鳥類的種類雖然不同,但最終兩島上鳥類的數量趨于相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0、DNA的一條鏈中(A+G)/(T+C)=0.4,上述比值在其互補鏈和整個DNA分子中分別是
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2010·山東理綜)下列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是
A.物種的形成可以不經過隔離
B.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有利變異的保存
C.基因突變產生的有利變異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D.自然選擇通過作用于個體而影響種群的基因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2011·上海單科)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1)現代綜合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某種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萬年之后,此種蛾中的一部分當感受到蝙蝠的超聲波時,便會運用復雜的飛行模式,逃脫危險,其身體也發生了一些其他改變。當人工使變化后的蛾與祖先蛾交配后,產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二 蛙是幼體生活于水中,成體可生活于水中或陸地的動物。由于劇烈的地質變化,使某種蛙生活的水體分開,蛙被隔離為兩個種群。干百萬年之后,這兩個種群不能自然交配。
依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這兩則材料中發生的相似事件是________。
A.適應輻射
B.地理隔離
C.生存競爭
D.生殖隔離
(3)在材料一中,蛾復雜飛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的結果。
(4)在材料二中,若發生劇烈地質變化后,其中一個蛙種群生活的水體逐漸干涸,種群中個體數減少,導致該種群的________變小。
下表為V基因在種群A和B中的基因型個體數。
基因型 | A種群(個) | B種群(個) |
VaVb | 200 | 0 |
VaVa | 50 | 120 |
VbVc | 100 | 200 |
VcVc | 150 | 50 |
VaVc | 100 | 80 |
(5)計算Va在A種群中的頻率________。
(6)就V基因而言,比較A種群和B種群的遺傳多樣性,并利用表中數據陳述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7.有關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描述,正確的是
A.是否形成新物種是生物進化的標志
B.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就標志著新物種的產生
C.環境條件保持穩定,種群的基因頻率不會發生變化
D.共同進化僅指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不斷進化和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下圖表示一種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膜中載體也能運輸半乳糖
B.氨基酸以該方式進入肌細胞
C.該方式不會出現飽和現象
D.該方式屬于被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1.下列有關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說法,錯誤的是
A.在形成配子時都發生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分離
B.兩對或兩對以上的基因傳遞中都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C.在生物的性狀遺傳中,兩個定律可以同時發生作用
D.揭示的都是真核生物細胞核中遺傳物質的傳遞規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8.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
B.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C.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起重要作用,體現其間接價值
D.生物的種類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的恢復力穩定性就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某地烏鴉連續10年的種群數量增長情況如下圖所示,后一年的種群數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第6年以前烏鴉種群數量進行邏輯斯蒂型增長
B.第5年和第7年的烏鴉種群數量相同
C.第3年的烏鴉種群增長速率最大
D.第3年的烏鴉種群數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