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人體免疫過程的第二道防線發揮作用時病原體還未進入內環境 | |
B. | 特異性免疫中,通過細胞免疫阻止病毒類抗原進入寄主細胞 | |
C. | 中性粒細胞參與人體的第三道防線 | |
D. | 給被狗咬的病人注射相應的抗體屬于被動免疫 |
分析 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由三道防線組成,皮膚和粘膜組成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組成人體的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借助于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組成;第一、第二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
解答 解:A、人體免疫過程的第二道防線包括吞噬細胞和體液中殺菌物質,則第二道防線發揮作用時病原體已進入內環境,A錯誤;
B、特異性免疫中,通過體液免疫阻止病毒類抗原進入寄主細胞,B錯誤;
C、中性粒細胞可吞噬多個細菌,屬于人體對抗病原體的第二道防線,C錯誤;
D、給被狗咬的病人注射相應的抗體,與病原體特異性結合,屬于被動免疫,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要求考生能夠識記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的內容,明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屬于特異性免疫,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遂寧期末)據報道,加拿大科學家研究發現選擇特定的外源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并將其嵌入到細菌基因組的特定區域,這些片段便可作為一種免疫因子,抵抗DNA裂解酶入侵,此項技術有望解決某些細菌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難題.這種技術所依據的原理是( )
A.基因突變 B.基因重組 C.染色體變異 D.DNA分子雜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激素類維生素類以及用量較小的有機物一般可按1mg/ml的質量濃度單獨配制成母液 | |
B. | 配制母液時,無機物中大量元素濃縮10倍,微量元素濃縮100倍 | |
C. | 配制1LMS培養基時,先把母液加到800ML蒸餾水中加熱滅菌,再加瓊脂凝固 | |
D. | 將分裝好的培養基連同其他器械一起進行高壓蒸汽滅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小鼠毛色遺傳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 |
B. | 由于環境沒有改變,該種群沒有進化 | |
C. | 為確定該現象出現的原因,可以通過正反交實驗 | |
D. | 黃鼠測交后代分離比是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據圖可推測糖異生途徑發生的場所主要在肝細胞內,以彌補肝糖原儲備不足 | |
B. | 機體血糖濃度過低時,胰高血糖素可能與PEPCKI在細胞內的活性表達有關 | |
C. | 機體內也存在葡萄糖轉化為非糖物質的途徑,這與糖異生途徑是一個可逆反應 | |
D. | 血糖濃度升高后通過促進PEPCKI乙酰化從而抑制糖異生作用,該過程屬于負反饋調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組別 | 處理方式 | 檢測結果 |
實驗組 | 用肺癌細胞抗原處理M細胞后,分離出M細胞與胸腺淋巴細胞混合培養,再分離出胸腺淋巴細胞與肺癌細胞混合培養 | 部分淋巴細胞能殺傷肺癌細胞 |
對照組 | 未經處理的胸腺淋巴細胞與肺癌細胞混合培養 | 淋巴細胞均不能殺傷肺癌細胞 |
A. | 實驗組培養液中含有能特異性識別肺癌抗原的抗體 | |
B. | 經M細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形成效應細胞 | |
C. | 實驗組培養液中含有能增強效應T細胞殺傷力的淋巴因子 | |
D. | 實驗證明M細胞能夠將肺癌細胞抗原呈遞給胸腺淋巴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