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1)(2)(3)(4)四幅圖分別是葉綠素、血紅蛋白結構中的血紅素、ATP、胰島素原和胰島素分子的平面結構圖,請據圖判斷選項不正確的是 ( )
A.據(1)圖可知植物缺Mg會通過影響光反應使C3濃度升高 |
B.據(2)圖可知血紅蛋白肽鏈的形成不經脫水縮合過程 |
C.(3)圖中1、3是高能磷酸鍵,2、4不是 |
D.據(4)圖可知胰島素原水解形成胰島素所需的水分子中的氫用于形成胰島素分子中的-NH2和-COOH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為研究光照強度對某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實驗示意圖,圖乙表示其細胞氣體交換情況,圖丙表示光照強度與光合速率的關系,圖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種綠色植物在24小時內O2吸收和釋放速率的變化示意圖(單位:mg/h)。A、B點對應時刻分別為6點和19點。
(1)葉肉細胞處于圖乙狀態時,對應圖丙中的區段是 。
(2)圖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若提高溫度,曲線的變化是 (上移;下移;不動;無法確定)。
(3)圖丁中24小時內不進行光合作用的時段是 。
(4)圖丁中測得該植物一晝夜的O2凈釋放量為300mg,假設該植物在24小時內呼吸速率不變,則該植物一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的O2總量是 mg。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時,光合作用每小時利用CO2的量是 mg。圖中陰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釋放量 (大于、等于、小于)300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描述,正確的是
A.合成胰蛋白酶的場所是游離的核糖體
B.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其所有細胞中都含有光合色素
C.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一定是DNA
D.沒有中心體的細跑一定是高等植物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真核細胞的細胞器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線粒體普遍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用健那綠染液將活細胞中的線粒體染色,可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 狀態的線粒體的形態和分布。
(2)內質網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 合成的車間, 肌細胞受到刺激后,內質網腔內的Ca2+釋放到 中,使內質網膜內外Ca2+濃度發生變化,Ca2+與相應蛋白質結合后,導致肌肉收縮,這表明Ca2+能起到 (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的作用。
(3)在病毒侵染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內質網腔內錯誤折疊或未折疊蛋白一般不會被運輸到_ __進一步的修飾加工,而是引起下圖所示一系列應激過程:內質網應激蛋白(BiP)與折疊錯誤或未折疊蛋白結合,將其運出內質網被消化分解。內質網膜上的IRE1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1蛋白 HaclmRNA的剪接反應,剪接的HaclmRNA翻譯的Hacl蛋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增強 基因的表達,以恢復內質網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蔬菜、水果等的種植、保存方面已有較多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乙烯利是由植物產生可用于香蕉催熟的一種植物激素
B. 用赤霉素處理大麥,可以使大麥種子無需發芽就可以產生α淀粉酶
C. 植物生長調節劑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
D. 青鮮素可以延長馬鈴薯、大蒜的貯藏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生物變異、育種與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重組只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B.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都會導致堿基序列的改變
C.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變異
D.單倍體育種就是通過花藥離體培養獲得純合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群落演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區別是起始條件不同
B.干涸后的池塘發生的演替是屬于次生演替
C.群落演替最終都會發展到森林階段
D.人類活動會改變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曲線Ⅰ、Ⅱ、Ⅲ分別表示某野生動物種群數量超過環境容納量后,其未來種群數量變化三種可能的情況。
(1)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是 。若在良好條件下,該動物種群每年以λ倍“J”型曲線增長(如右圖所示),N0為種群起始數量,t年后該種群數量可表示為Nt= (2分)。動物種群按“J”型曲線增長需要滿足的良好條件具體是指 (3分)。
(2)如果種群數量變化如圖中曲線Ⅰ所示,則該種群的環境容納量應該是 (2分)。如果種群數量變化如圖中曲線Ⅱ所示,則當曲線Ⅱ趨近K1時,對該動物種群最有效的保護措施是 。圖中陰影部分可能引起該種群的 (2分)發生改變,進而導致物種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野生的紫花苜蓿為二倍體。研究人員將一個BADH基因(耐鹽堿基因)轉入早熟的二倍休紫花苜蓿的一條染色體上,培育出一批耐鹽堿個體,用此耐鹽堿早熟品種與不耐鹽堿早熟品種雜交得到F1,從F1中選取一株進行自交得到F2,從F2的結果如下表(B+表示有BADH基因,B表示沒有BADH基因,早熟和晚熟基因用D、d表示):
(1) ①耐鹽堿基因與早熟基因的根本區別是 ; BADH基因在表達時.與基因啟動部位結合的酶是 。
②親本中不耐鹽堿早熟的紫花苜;蛐涂赡転 。
③分析表中數據,控制上述兩對牲狀的基因符合 定律;其中F2中耐鹽堿早熟品種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 。
(2) 若要進一步驗證F1中該植株的基因型,可采用測交方法。請用遺傳圖解表示測交過程(要求寫出配子)。
(3)科學家發現野生的紫花苜蓿還有四倍體,認為四倍體紫花苜蓿是由二倍體演變而來,
即二倍體植株在形成配子時,減數分裂失敗,形成了二倍體配子,再自花授粉形成四倍體植株。這種新物種的形成方式稱為 ,該可遺傳變異屬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