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1是HIV結構示意圖,圖2是HIV侵入人體T淋巴細胞并增殖的示意圖,圖3表示HIV侵入人體后,隨時間的變化體內HIV和T淋巴細胞數量的變化曲線。據圖分析回答。
(1)圖1中的E表示____,C的成分是____。
(2)HIV與T淋巴細胞之間的識別是____(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的,HIV通過_____方式進入T淋巴細胞。
(3)據圖2簡述HIV在T淋巴細胞內復制繁殖的過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據圖3分析,在第1年內,造成HIV的濃度明顯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T細胞對HIV抵抗作用的機理是____________。第1年到第9年內,HIV的濃度變化是____。若不及時治療,艾滋病患者不能長時間生存,因為其_____________基本喪失。T淋巴細胞的多少和HIV濃度之間呈__關系。
(5)由于HIV的變異具有__________等特點,給疫苗的研究帶來了很大麻煩。
【答案】 RNA(核心) 蛋白質 特異性 胞吞或蛋白質外殼與宿主細胞膜融合 HIV侵入寄主細胞后,利用逆轉錄酶合成DNA,并整合到T淋巴細胞的DNA上,然后在細胞核中轉錄出病毒RNA,同時以該RNA為模板在細胞質中合成病毒蛋白質,并裝配成完整的病毒顆粒 免疫系統可以消滅大多數病毒 細胞免疫(未感染HIV的T淋巴細胞分化成效應T細胞,與被HIV侵入的T淋巴細胞接觸,使后者裂解死亡) 增加 T細胞減少和免疫系統被破壞 反比 頻率相對較高和不定向性
【解析】試題分析: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的簡稱,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導致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包括RNA→DNA的逆轉錄過程以及DNA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經逆轉錄形成的病毒DNA要整合到人體細胞染色體DNA上,然后利用寄主細胞的原料和場所,合成子代DNA和蛋白質;HIV主要侵染人體的T淋巴細胞,隨著T淋巴細胞的大量死亡,導致機體喪失一切免疫功能;HIV 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它容易發生突變,這為疫苗的研制帶來了困難。
(1)HIV病毒為RNA病毒,主要結構是RNA核心(E)和蛋白質外殼(C)。
(2)T淋巴細胞能特異性識別抗原,HIV為大分子物質,以胞吞方式進入T淋巴細胞。
(3)HIV是一種逆轉錄病毒,其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包括RNA→DNA的逆轉錄過程以及DNA復制、轉錄和翻譯過程,經逆轉錄形成的病毒DNA要整合到人體DNA上,然后利用寄主細胞的原料和場所,合成子代DNA和蛋白質。
(4)在HIV侵入人體的初期,人體可以通過體液免疫阻止病毒隨血液在人體內的擴散,之后隨著病毒對T淋巴細胞的破壞,T淋巴細胞大量死亡,HIV增多,最終導致機體喪失一切免疫功能。
(5)HIV的遺傳物質是單鏈RNA,它容易發生突變,這為疫苗的研制帶來了困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科研小組在一個大棚中以某種桃樹為實驗材料,探究光照強度對葉片的光合作用影響的日變化曲線,實驗期間分別于11時和15時打開和關閉通風口,請據圖回答:
(1)上述實驗中,大棚覆蓋的塑料薄膜應選用___________(顏色);通過改變___________來設置不同的光照強度。
(2)圖中10時到11時限制各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各組光合速率分別于12時、13時、14時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3)經測定,晴天完全遮光條件下該植物的C02平均釋放速率為2μmol/(m2s),則CK組9時該植物葡萄糖產生速率約為___________μmol/(m2s)。
(4)在實驗過程中,給該植物澆灌Hl802,發現葉肉細胞中出現了(CH2180)。H2l80最可能的轉化途徑是:H2l80先參與_________(生理過程)生成_________(化合物名稱),最后生成(CH2180)。
(5)經測定,該植物細胞內DNA、RNA和蛋白質的物質含量比值為10:31:119,經植物生長調節劑Ttgx-15處理細胞后,細胞內物質含量比值變為10:46:220。據此分析,Ttgx-15作用于植物細胞的分子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生缺失突變,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見下圖)。如以該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為紅色性狀。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
A. 減數分裂時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為B
B. 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3與4自由分離
C. 減數第二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自由組合
D. 減數第一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核糖體是細菌僅有的一種細胞器
B. 葉綠體是所有生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C. 液泡內有糖類、無機鹽、色素等物質,它對植物細胞內的環境起調節作用
D. 溶酶體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細胞內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利用層析法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
B. 研磨過程中應加入少許碳酸鈣
C. 色素分子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濾紙條上的擴散速率不同
D. 采用不新鮮葉片,分離結果是濾紙條下端的藍綠、黃綠色素帶不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圖中有關的生物學意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甲圖若在c點切斷,則刺激b點后,a點會興奮,肌肉會收縮
B. 乙圖人體物質交換中體內細胞與B間不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體內細胞與A之間才能直接進行物質交換
C. 丙圖中對向光彎曲的植物而言若莖背光側為B對應生長素濃度則莖向光側不可能為C對應的濃度
D. 圖丁中靶細胞裂解屬于細胞壞死,靶細胞裂解與效應T細胞內的溶酶體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科研人員對某植物不同百分比的葉片進行遮光處理,在適宜光照下檢測未遮光葉片單位面積的CO2吸收速率和淀粉含量,結果如下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要能持續進行,除要適應的溫度和水分外,還必須滿足的環境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兩點)
(2)葉肉細胞中,光反應階段產生的NADH在暗反應階段參與的化學反應是__________,產生的O2與NADPH反應生成水的場所是__________。
(3)圖示實驗結果表明,隨著植株遮光葉片的比例上升,未遮光葉片光合速率逐漸上升,出現這種現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由此說明,植物葉片光合速率除受環境因素影響外,還受__________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遺傳病系譜圖,該遺傳病的相關基因為A、a。現確定7號不攜帶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 2號和6號肯定攜帶致病基因
B. 5號的基因型為aa或XaY
C. 3號和4號生育患該遺傳病孩子的概率為1/8
D. 6號和7號再生—個男孩是正常的概率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