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如圖所示四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中,“○”中所對應的含義最接近的是( )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①和④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型為的甲和基因型為
的乙個體雜交,各基因獨立遺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個體能產生5種配子
B.雜交后代有8種基因型
C.后代中與親本表現型相同的個體的比例為9/16
D.后代中基因型為個體出現的概率為3/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兩個茄子品種,一個為抗病紅色果肉(RRVV),一個為易染病黃色果肉(rrvv)[抗病(R)對易染病(r)為顯性,紅果肉(V)對黃果肉(v)為顯性]。若希望培育出5株真實遺傳的抗病黃色果肉(RRvv)茄子品種,則至少需要有多少株可供選擇( )
A.10
B.20
C.40
D.80
E.1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玉米籽粒萌發過程中一些有機物含量的變化,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列供選材料用具進行了實驗;卮鹣铝袉栴}:
供選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碘液,緩沖液,淀粉,淀粉酶等;研缽,水浴鍋,天平,試管,滴管,量筒,容量瓶,顯微鏡,玻片,酒精燈等。
(1)為了檢測玉米籽粒萌發過程中還原糖含量變化,該實驗需要選用的器具有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試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水浴鍋 ⑤顯微鏡
(2)玉米萌發過程中胚乳的淀粉因被分解而逐漸減少。將不同萌發階段的玉米籽粒縱切,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觀察并比較,發現不同萌發階段的玉米籽粒胚乳呈藍色塊狀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驗證玉米籽粒萌發過程胚乳中淀粉的逐漸減少是淀粉酶作用的結果,某研究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請完善實驗步驟并做以下分析:
實驗步驟:
第一步:在1~4號試管中分別加入相應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圖);
第二步:將上述4支試管同時置于40℃條件下30min后,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觀察記錄4支試管內的顏色變化。
實驗分析:試管3中應加入的X是____________的提取液;若試管4未出現預期結果(其他試管中結果符合預期),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現,北歐鯽魚在正常情況下的能量代謝過程與絕大多數動物一樣,但在寒冷、缺氧的環境中,有其特異的代謝途徑(如下圖中的①→②→⑤→⑥),使之能在冬季冰凍的小池塘里生活數月之久(酒精在—80℃的狀態下不會凝固)。回答下列問題:
(1)在入冬之前,北歐鯽魚體內會合成較多的脂肪,脂肪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歐鯽魚肌細胞中④過程發生的具體場所是_____________,該過程產生的能量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冷、缺氧環境下,北歐鯽魚經過其特異的代謝途徑①→②→⑤→⑥產生的酒精隨血液流入鰓,再擴散到周圍水環境中,其生物學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發現,寒冷、缺氧環境下北歐鯽魚除了具有特異的代謝途徑外,魚腦組織血流量也會增加,該變化的生物學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觀察洋蔥根尖分生組織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用低倍物鏡觀察自制的裝片時,如果發現視野中有—異物,移動裝片,異物并不動,轉換高倍物鏡后,異物仍在。該異物可能在
A. 反光鏡上 B. 裝片上 C. 目鏡上 D. 物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一植株放在密閉玻璃罩內,置于室外一晝夜,獲得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一中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是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
B. 兩圖中分別出現FG段與ef段的變化,原因是部分氣孔關閉,葉片吸收CO2 的量減少
C. 圖二中gh段時氧氣含量增加,且到達i點時,該植株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D. 上圖所示的結果表明,該植株經過這一晝夜之后,植物體中有機物含量有所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小組利用某二倍體自花傳粉植株進行兩組雜交實驗,雜交涉及的四對相對性狀分別的紅果(紅)與黃果(黃)、子房二室(二)與多室(多)、圓形果(圓)與長形果(長)、單一花序(單)與復狀花序(復),實驗數據如下表。
級別 | 雜交組合 | F1表現型 | F2表現型及個體數 |
甲 | 紅二×黃多 | 紅二 | 450紅二、160紅多、150黃二、50黃多 |
紅多×黃二 | 紅二 | 460紅二、150紅多、160黃二、50黃多 | |
乙 | 圓單×長復 | 圓單 | 660圓單、90圓復、90長單、160長復 |
圓復×長單 | 圓單 | 510圓單、240圓復、240長單、10長復 |
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結論是∶控制甲組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是獨立遺傳的,依據是_________;控制乙組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不是獨立遺傳的,依據是________。
(2)某同學若用“長復”分別與乙組的兩個F1進行雜交,結合表中數據分析,其子代的統計結果不符合___________的比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塊淀粉—瓊脂塊上的五個圓點位置,分別用不同方法處理,如圖所示,將上述實驗裝置放入37℃恒溫箱中,保溫處理24小時后,用碘液浸淀粉一瓊脂塊,其實驗結果記錄于下表:
淀粉圓點 | 實驗處置方法 | 碘液處理后的顏色反應 |
A | 新鮮唾液與鹽酸混合 | 藍黑色 |
B | 經過煮沸的新鮮唾液 | 藍黑色 |
C | 只有新鮮唾液 | 紅棕色 |
D | 接種面包霉 | 紅棕色 |
E | 只有2%的蔗糖酶溶液 | ? |
(1)你對圓點A與B的顏色變化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圓點D的顏色變化與圓點C具有一致性,你對這種實驗結果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
(3)你認為圓點E應呈現_______________色,你做出這種判斷的理由是蔗糖酶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實驗裝置要放入37℃恒溫箱中進行保溫處理,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該實驗的對照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