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表示病原體A(抗原A)侵入人體后體液免疫機制的模式圖。圖中a~d表示過程,甲、乙、丙表示細胞。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A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d過程能阻止病原體A________________。若該抗體同時會攻擊肌細胞膜(突觸后膜)上神經遞質的受體,將會使__________________的信號轉換過程受阻,可能出現重癥肌無力現象,這種疾病稱為。
(3)圖中a過程顯示細胞甲(B淋巴細胞)只能接受抗原A的刺激,而不能接受抗原B的刺激。請根據下面提供的實驗材料設計實驗驗證某種抗原只刺激特定的B淋巴細胞,而不作用其他的B淋巴細胞。(提示:如果體內的某種B淋巴細胞消失或喪失其功能,就不能與某種抗原結合并發生免疫反應。)
實驗材料:多只健康小白鼠,放射性同位素(發出射線定向殺死細胞)標記的甲種抗原,非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甲種抗原,乙種抗原等。
(4)兒童按計劃免疫接種卡介苗以預防結核病,機體會產生抗體、記憶T細胞和記憶B細胞等,此后當外界結核桿菌侵入機體,機體啟動特異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____產生特異性抗體進行體液免疫;另一方面進行細胞免疫,主要過程是______________,并與宿主細胞結合導致其裂解死亡,從細胞的生命歷程來說,被感染的宿主細胞的清除過程稱為______________。
【答案】(1)細胞甲、細胞丙、抗體
(2)繁殖和對宿主細胞的黏附化學信號→電信號自身免疫病
(3)
② | 非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甲種抗原 | 不發生免疫反應 |
③ | 乙種抗原 | 發生免疫反應 |
(4)漿細胞靶細胞刺激記憶細胞產生效應T細胞細胞凋亡
【解析】
(1)分析圖示可知:細胞甲、乙、丙分別為B細胞、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體液免疫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A的有B細胞、記憶B細胞即細胞甲、細胞丙和抗體。
(2)圖中d表示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該過程可以阻止病原體A的繁殖和對宿主細胞的黏附。在突觸后膜上完成的是化學信號向電信號的轉換,若抗體攻擊突觸后膜的神經遞質受體,則會導致化學信號向電信號轉換受阻,肌肉不能收縮而出現重癥肌無力現象,這種疾病稱為自身免疫病。
(3)依題意可知,本實驗是驗證性實驗,結論是已知的。某種抗原只刺激特定的B淋巴細胞,而不作用于其他的B淋巴細胞。依據提示“如果體內的某種B淋巴細胞消失或喪失其功能,就不能與某種抗原結合并發生免疫反應”和已經給出的實驗步驟可知,本實驗的思路是:先用高劑量放射性同位素破壞與甲種抗原特異性結合的體內的某種B淋巴細胞,使其消失或喪失其功能,導致機體不能發生相應的免疫反應;在此基礎上,給小白鼠注射低劑量非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甲種抗原,結果也不會發生免疫反應。由于其它種的B細胞仍然存在,所以再給該小白鼠注射乙種抗原時,會發生免疫反應。
(4)兒童按計劃免疫接種卡介苗以預防結核病,此后當外界結核桿菌侵入機體時,機體會啟動特異性免疫,一方面由漿細胞產生特異性抗體進行體液免疫;另一方面進行細胞免疫,主要過程是抗原刺激記憶T細胞產生效應T細胞,并與宿主細胞結合導致其裂解死亡,從細胞的生命歷程來說,被感染的宿主細胞的清除過程稱為細胞凋亡。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示為生物體部分代謝過程。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
A. 所有的植物細胞都能進行①過程
B. 能進行過程③的生物是原核生物
C. ②和④過程只能發生在不同的細胞中
D. ②過程產生的水中的O全部來自于(C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吃食物過咸時,就會產生渴的感覺。產生渴覺的感受器和神經中樞位于
A.下丘腦和下丘腦
B.大腦皮層和下丘腦
C.下丘腦和大腦皮層
D.口腔上皮細胞和下丘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圖中④過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統的參與才能完成
B.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有關,與蛋白質的含量無關
C.內環境主要是由血液、組織液和淋巴組成的
D.外界空氣中的02最終進入肝細胞被利用需穿過9層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細胞內基因表達過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①過程表示轉錄,該過程的模板是甲中的a鏈
B. ②過程表示翻譯,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C. 若甲的a鏈中(G+T)/(A+C)=2/3,則b鏈中(G+T)/(A+C)=3/2
D. ②過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體體溫調節和激素反饋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從反射弧的各種環節上看,①和②屬于________________,在反射弧中皮膚血管、立毛肌和分布在其上的神經末梢等屬于________________,體溫調節中樞位于________________(寫名稱)。
(2)圖中A所代表的內分泌腺是__________________,B所代表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_。
(3)體溫調節中樞通過傳出神經控制的內分泌腺是________________。
(4)請在圖一中畫線連接各結構(用箭頭表示調控方向),說明體溫調節中樞與腎上腺、腺體A的調控關系。_____
(5)在___________的外界環境中,腎上腺和腺體A的分泌活動會增強,通過代謝方式調節體溫。
(6)圖二為激素反饋調節過程,其中表示負反饋調節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編號表示)。負反饋調節是________________調節的基本方式。
(7)人體的體溫之所以保持相對穩定,是________________兩個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課題組研究了激素類似物甲和激素類似物乙對微型月季生根的影響,結果如圖,分析錯誤的是
A. 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植物激素的濃度,因變量為生根數
B. 由圖中結果不能判斷0.5μmol/L的激素類似物乙對生根的影響
C. 圖中信息沒有體現出激素類似物甲具有兩重性的特點
D. 若想進一步探究激素類似物甲和乙對插條生根的復合影響,應設計4組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種綠色植物在自然條件下一晝夜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變化情況,下列正確的是
A. c點時植物光合速率為3mg·m-2·h-1
B. 一晝夜植物體內積累的有機物量可以表示為S2-(S1+S3)
C. b點前和e點后表示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
D. 導致f點和a點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不同的環境因素是溫度,a點時溫度高于f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種魚遷入一生態系統后,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在t0~t2時間內,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
B. 若在t2時種群的數量為K,則在t1時種群的數量為K/2
C. 捕獲該魚的最佳時期為t2時
D. 在t1~t2時,該魚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