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內質網的細胞不一定是真核細胞
B.有高爾基體的細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有線粒體的細胞一定不能進行無氧呼吸
D.有核糖體的細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臨沂市高三第八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某人長期營養不良,將會導致①滲透壓降低,②增多
B.從外界環境攝入的K+進入細胞的途徑為:外界環境→消化系統→A→①→②→組織細胞
C.①中若無機鹽濃度過高,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將增多
D.淋巴細胞生活的內環境只有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突破沖刺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8分)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劑常出現細菌感染而使生存質量下降。有學者就細菌感染對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研究。
(1)實驗一:將若干健康、狀況相似、體內無病原體的大鼠均分為G1、G2、G3三組。各組大鼠移植A類大鼠肝臟,肝移植術后處理方法見表1。處理n天后,檢測各組大鼠的排斥反應程度,結果如表2。
表1 肝移植術后的處理方法
組別 | 注射試劑 |
G1 | 生理鹽水(滅菌) |
G2 | 大腸桿菌菌液 |
G3 | 免疫抑制劑(環孢霉素A) |
表2 肝移植術后的處理結果
組別 | 排斥反應程度較輕個體比例 | 排斥反應程度中等個體比例 | 排斥反應程度較重個體比例 |
G1 | 0 | 17% | 83% |
G2[ | 50% | 33% | 17% |
G3 | 83% | 17% | 0 |
①移植器官中細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質可作___________,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
②環孢霉素A可以使T細胞的增殖受阻,從而____________(加強/減弱)免疫系統功能。
③據表2可知,_________組免疫排斥反應最為強烈。本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二:機體中的T細胞可以增殖分化為Th1和Th2兩類細胞。Th1分泌的蛋白IFN-γ、Th2分泌的蛋白IL-4均可影響免疫排斥反應的程度。測定實驗一處理n 天后各組大鼠淋巴細胞中指導上述蛋白質合成的mRNA的相對含量,結果如表3。
表3 相關mRNA的相對含量
組別 | IFN-γ mRNA相對含量 | IL-4 mRNA相對含量 |
G1 | 1.490 | 0.887 |
G2 | 0.705 | 1.741 |
G3 | 0.630 | 2.039 |
④由表3推測,與G1組相比,G2組和G3組大鼠促進了T細胞分化成為_____________細胞,減弱了T細胞分化成為_____________細胞。
⑤該系列實驗中要使用到co2培養箱,箱內co2氣體的比例為_________ ,其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姜堰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水稻的非糯性(A)對糯性(a)為顯性,抗病(T)對染病(t)為顯性,花粉粒長形(D)對圓形(d)為顯性,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非糯性花粉粒遇碘液變藍色,糯性花粉粒遇碘液變棕色。現有四個個體,基因型分別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若通過鑒別花粉來驗證基因的分離規律,可選擇親本②和③雜交
B.若通過鑒別花粉來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可選擇親本①和④雜交
C.若培育糯性抗病優良品種,可選擇親本①和④雜交
D.②和④雜交得F1,取其花粉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觀察到2種形狀,比例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姜堰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植物放在密閉的玻璃罩內,置于室外進行培養,假定玻璃罩內植物的生理狀態與自然環境中相同。用CO2濃度測定儀測得了該玻璃罩內CO2濃度的變化情況,繪制成如右下圖的曲線,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H點CO2濃度最低,說明此時植物對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強,有機物積累最多
B.CO2濃度下降從DE段開始,說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是從D點開始的
C.FG段CO2濃度下降不明顯,主要是因為缺水,導致光反應下降,葉片對CO2的吸收減少
D.BC段較AB段CO2濃度增加減慢,是因為低溫使植物呼吸作用減弱。該植株一晝夜后,有機物總量增加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姜堰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DNA的主要合成場所是細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場所是細胞質
B.蛋白質的多樣性只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有關
C.細胞核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細胞質的遺傳物質主要是RNA
D.R基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數目之比為8︰1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姜堰市高三1月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985年前,某地農村農作物秸稈都是當作燃料而農戶和家畜的糞便等均作為肥料直接施入農田。后來逐步開始進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下圖是2006年時當地生態工程示意圖。
(1)試分析1985年前生產形式的不利影響(至少舉兩個方面)____ _____ ______ ____。
(2)該生態工程的建設遵循了 等基本原理。生態工程與傳統工程相比較,具有 等特點。
(3)當地人希望進一步提高該系統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專家經過考察后,建議他們增加一個奶牛養殖項目。村民接受了專家的建議,并對原有的生產項目作了一些調整。他們需要調整的項目主要是 。
(4)現代生物技術可應用于生態建設,舉例說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姜堰市高三1月調研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激素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無子番茄
B.用適宜濃度乙烯利處理鳳梨,可加快果實發育
C.促性腺激素類藥物用于人工養殖四大家魚可提高繁殖率
D.利用昆蟲性外激素防治害蟲的方法屬于化學防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西臨川第一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6分)在轉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蟲棉商品化的同時,棉蟲對毒素蛋白B產生抗性的研究也正成為熱點。請分析回答:
(1)棉蟲對毒素蛋白B的抗性增強,是在轉B基因抗蟲棉的選擇作用下,棉蟲種群中抗B基因___ _的結果。為減緩棉蟲種群對毒素蛋白B抗性增強的速度,可以在抗蟲棉田區間隔種植 。
(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劑(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蟲腸道內蛋白酶活性,使害蟲減少進食而死亡。研究者將同時含B基因和D基因的重組DNA分子導入棉花細胞中,獲得轉基因棉。與只轉入B基因的轉基因棉相比,棉蟲種群對此轉基因棉抗性增強的速度減緩,其原因是 。
(3)棉花短纖維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獲得了多個基因型為AaBD的短纖維抗蟲棉植株。其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減數分裂時不發生交叉互換。
①植株I相關基因位置如圖1,該植株自交,F1中長纖維不抗蟲植株的基因型為 ,
能夠穩定遺傳的長纖維抗蟲植株的比例是 。
②植株II自交,F1性狀分離比是短纖維抗蟲:長纖維不抗蟲3:l,則植株H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填圖2中編號)。
③植株III自交,F1性狀分離比是短纖維抗蟲:短纖維不抗蟲:長纖維抗蟲-2:1:1,則植株III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為 。
(4)某種群陸地棉,基因型為AA、Aa的植株分別為90%、9%,它們能夠正常繁殖,但基因型為aa植株不能產生卵細胞,能產生花粉。問該種群自由交配一代后,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植株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