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分)豌豆種子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形狀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某人用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進行雜交,發現后代出現4種表現型,對性狀的統計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
(1)親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黃色圓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綠色圓粒)。
(2)在雜交后代F1中,各種表現型的比是_________,非親本類型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
(3)F1中黃色圓粒豌豆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使F1中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則F2中純合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__定律
(5)一個基因型為YyRr的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_______________種類型的精細胞,分別是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9、構成DNA分子的堿基有4種,下列各種堿基數量比中,因生物種類不同而有區別的是
A.A+C/T+G
B.A+G/T+C
C.A+T/G+C
D.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3.已知黑斑蛇與黃斑蛇雜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黃斑蛇;若再將F1黑斑蛇之間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黃斑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親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黃斑為顯性性狀
C.F1黑斑蛇的基因型與親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與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0.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生于下圖中的哪個過程?
AaBb1AB∶1Ab∶1aB∶1ab
配子間16種結合方式
子代中有9種基因型
4種表現型(9∶3∶3∶1)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7.在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在培養有R型細菌的1、2、3、4四個試管中,依次分別加入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質、多糖,經過培養,檢查結果發現試管內仍然有R型細菌的是
A.3和4
B.1、3和4
C.2、3和4
D.1、2、3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3、有關種群的說法,錯誤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種群增長曲線呈“S”型(形),達到K值時種群數量往往表現出明顯上下波動,因此K值總是固定不變的
B.稻田中秧苗的均勻分布有利于產量提高
C.池塘養魚過程中為保持鯽魚種群的增長需持續投放飼料等
D.預測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數量未來動態的信息主要來自現有居住人口的年齡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0、在生態學研究中,下列方法與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給海龜安裝示蹤器調查其洄游路線
B.給大雁佩戴標志環調查其遷徙路線
C.用樣方法研究固著在巖礁上貝類的種群關系
D.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達烏爾黃鼠的豐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7、(12分)某種植物上棲息著一定數量的甲、乙兩種昆蟲和蜘蛛。甲、乙兩種昆蟲均以該植物為食,蜘蛛以乙昆蟲為食。甲昆蟲在白天活動,乙昆蟲在夜晚活動。甲昆蟲采食該種植物的葉片后,植物會釋放出揮發性的物質X,X既可吸引甲昆蟲的天敵,也能驅趕乙昆蟲。請回答:
(1)蜘蛛在蜘蛛網上捕食乙昆蟲所利用的信息種類的_________________;影響甲昆蟲活動的信息有兩大來源,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影響乙昆蟲活動的信息種類是_____________。
(2)上述現象中,X分別在___________________之間進行傳遞。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質X,短期內該植物上甲昆蟲天敵和乙昆蟲天敵數量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也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屬于原核生物的是丙和丁,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甲和丁,能進行有氧呼吸的是甲和乙
B.甲、乙細胞中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的場所是線粒體,丙、丁細胞中該過程發生在細胞質基質
C.與乙細胞相比,甲細胞中特有的能產生ATP的結構是葉綠體;在遺傳物質傳遞中,丙和丁細胞中的基因不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D.甲、乙、丙、丁細胞都具有DNA、核糖體、多種酶和選擇透過性膜,乙、丁具有中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