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圖1為某基因編碼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示意圖,①②③為該基因三種變異類型。圖2為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生缺失突變,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圖3為在某基因型為AA的二倍體水稻根尖中發現的一個細胞(圖中Ⅰ、Ⅱ表示該細胞中部分染色體,其他染色體均正常)。請回答以下問題:
(1)若圖1中②處堿基對A-T替換為G-C,則編碼的蛋白質第100位賴氨酸變為__________。若③處堿基對G-C替換為A-T,則生物的性狀未改變,由于密碼子編碼氨基酸具有________性。若①處插入堿基對G-C,②處缺失堿基對A-T,③處堿基對G-C被替換,其中對生物性狀影響最小的是__________處。
(2)若以圖2所示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為紅色性狀,應是減數第一次分裂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導致的。
(3)圖3中該細胞一定發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沒有發生__________。
【答案】 谷氨酸 簡并 ③ 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 染色體變異、基因突變 基因重組
【解析】試題分析:分析圖1:因甘氨酸密碼子是GGG,賴氨酸密碼子是:AAA、AAG,谷氨酰胺密碼子是:CAG、CAA,結合WNK4基因部分堿基序列及其編碼蛋白質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可以判斷WNK4基因上方那條鏈是編碼鏈(下方是模板鏈),它和mRNA上的堿基序列相同,只是在基因編碼鏈上是T的位置,在mRNA上是U;分析圖2:正常情況下,該植株為父本產生的花粉粒有B、b兩種,由于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即B),因此正常的測交結果后代應全表現為白色性狀。后代中部分出現紅色性狀,說明此時發生了變異,這種變異最有可能來源為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是發生了交叉互換。分析圖3,已知該個體的基因型為AA,而圖中出現了a,說明發生了基因突變,又因為圖中另一對同源染色體出現了三條,說明發生了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1)若②處堿基對A-T替換為G-C,編碼鏈(或mRNA)堿基序列為:…GGG/GAG/CAG/…,相應蛋白質中氨基酸序列為:…甘氨酸(99)-谷氨酸(100)-谷氨酰胺(101);若③處堿基對G-C替換為A-T,密碼子由AAG變為AAA,由于密碼子的簡并性,所以生物的性狀未改變;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若①處插入堿基對G-C,②處缺失堿基對A-T,③處堿基對G-C被替換,其中對生物性狀影響最小的是③處。
(2)在以該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為紅色性狀,最可能的原因是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是發生了交叉互換,即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生交叉互換,缺失染色體上的B基因交換到正常染色體上,從而產生了帶有B基因的正常雄配子。
(3)根據以上分析已知,圖3中該細胞一定發生了基因突變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但是同源染色體沒有分離,所以一定沒有發生基因重組。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丘腦是重要的生命活動調節中樞,下列各項屬于下丘腦參與調節的一組是( )
①水平衡的調節 ②調控促激素分泌 ③滲透壓平衡的凋節
④血糖平衡的調節 ⑤體溫平衡的調節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冬天,我國的北方農村常用煤爐取暖,若不重視保持空氣流通的話,尤其是晚上很容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給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進行輸氧時,要在純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氣體,以維持呼吸中樞的興奮,這主要是利用 ( )
A.體液調節 B.神經調節 C.激素調節 D.內分泌調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同學所繪制的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不應該出現的細胞器有2和4,還應該具有核糖體,中心體等
B.1由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核苷酸等組成,在1中進行著多種化學反應
C.5為兩層膜的細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可以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3為單層膜的結構,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RNA與ATP的五碳糖不同
B.細胞膜表面有糖類參與形成的糖蛋白,但沒有糖類參與形成的糖脂
C.淀粉和蔗糖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
D.纖維素的單體與淀粉的單體不同, 與糖原的單體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受達爾文進化思想的啟發,廣泛開展了人工動植物育種的研究,通過人工創造變異選育優良的新品種。這一過程人們形象地稱為“人工進化”。
(1)某農民在水稻田中發現一矮稈植株,將這株水稻連續種植幾代,仍保持矮稈,這種變異主要發生在細胞分裂的___________期。
(2)我國科學家通過航天搭載種子或塊莖進行蔬菜作物的育種,用空間輻射等因素創造變異,這種變異類型可能屬于___、___。與誘變育種方法相比,DNA重組技術最大的特點是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稈品種與感病矮稈品種雜交,選育抗病矮稈品種,其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___。假設該植物具有3對同源染色體,用雜種一代花藥離體培養獲得單倍體,其單倍體細胞中的染色體(遺傳物質)完全來自父本的概率為_____。
(4)“人工進化”和自然界生物進化一樣,它們的實質都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某種果蠅細胞中的染色體及部分基因組成,請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A、a和B、b的遺傳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果蠅減數分裂產生配子時,在染色體不發生交叉互換情況下,基因A與a分離的時期是____,形成配子的基因型為_____。
(3)已知該種果蠅紅眼(D)對白眼(d)為顯性,兩果蠅雜交,若后代中雌性全部為紅眼,雄性全部為白眼,則這兩個親本的基因型為___。
(4)此種果蠅X染色體上的另外一對基因T、t,正常翅(T)對缺刻翅(t)為顯性,已知基因t會使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為了探究基因t的致死類型,用雜合的正常翅雌果蠅與缺刻翅雄果蠅雜交,根據實驗結果推測:
①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說明基因t使雄配子致死;②若后代中____________,說明基因t使雌配子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態系統的部分食物網如圖所示。請回答:
(1)該食物網有________條食物鏈,棕背伯勞鳥在食物網中雖然占有多條食物鏈,但數量卻很少,其原因是能量在流動過程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2)當雨傘節蛇由于人類捕捉,大量減少時,澤蛙的數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生態系統通過________調節完成的。
(3)黑樹蔭蝶主要在白天活動,夜晚基本不活動,這體現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
(4)為了調查中國石龍子的種群數量,可選用________法進行調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利用酵母菌突變體(下圖中A型~E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以及與分泌相關的基因,揭示了囊泡運輸的過程。野生型酵母菌能正常進行分泌蛋白的分泌,突變體由于基因突變,內膜結構不正常,導致分泌過程出現障礙。下圖中,能表示內質網膜結構不正常導致分泌過程出現障礙的是
A. A型、C型 B. A型、B型
C. B型、E型 D. D型、E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