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為幾種生物的結構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幾種生物中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的是______(填字母),它在結構上不同于其他生物的顯著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須在_________內才能進行。
(2)上圖中,圖_____可表示幽門螺桿菌的結構模式圖,其區別于酵母菌最主要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 (填字母),屬于_____ (填“自養”或“異養”)生物。
(4)與D細胞相比,E細胞中特有的能產生ATP的結構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C 沒有細胞結構 活細胞 A 幽門螺桿菌沒有核膜包被的細胞核 B、E 自養 葉綠體
【解析】
分析題圖:A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細胞(細菌細胞);B細胞沒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細胞(藍藻細胞);C沒有細胞結構,為病毒;
D含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細胞壁,屬于動物細胞;D含有成形的細胞核,有細胞壁,屬于植物細胞。
(1)圖中C沒有細胞結構,最有可能屬于病毒.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須在活細胞內才能進行。
(2)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細菌,結合以上分析可知,圖A是其結構模式圖;幽門螺桿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相比,最主要的結構特點是沒有以核膜為界線的細胞核。
(3)圖中E細胞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B細胞不含葉綠體,但含有光合色素和酶,也能進行光合作用,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屬于自養型生物。
(4)能產生ATP的結構是葉綠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與動物細胞相比,植物細胞中特有的能產生ATP的結構是葉綠體。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取某動物的離體神經纖維培養在正常海水濃度相同的培養液中,給予適宜刺激后產生動作電位,下圖分別為該離體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產生、傳導、傳遞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發生Na+內流的過程分別是圖甲中的a—b、圖乙中的③—②
B.若將離體神經纖維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濃度的溶液中,圖甲的a點將降低
C.圖丙中,g接受f傳遞來的化學信號可能會產生圖甲所示的變化
D.圖甲、乙、丙中,復極化過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海岸生態護坡及部分食物網示意圖,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研究人員在建造海岸生態護坡前,采用樣方法調查此地的某植物的種群密度,運用此方法要保證取樣時________________,避免摻雜任何主觀因素。
(2)上圖坡地生態系統中,人們在中低潮帶引種一些耐鹽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帶和超高潮帶種植檉柳、樟毛等相對耐干旱的植物,這主要體現了群落的________結構。
(3)經觀察和測定灌草叢帶中的幾種生物種群及同化量(圖中字母代表)如上圖,沙氏變色蜥在食物中所處的營養級為________________;能量從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傳遞效率是________(用圖中字母表示)。
(4)若在某年有新物種遷入,其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在第十年時經調查,該種群數量為315只,則估算該種群在此環境中的容納量為________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二倍體植物莖的高矮有高莖、中等高莖、矮莖三種情況,由基因 A 和 a 控制,a 基因能表達某種物質抑制赤霉素合成,基因型中有一個a 表現為中等高莖,有兩個及以上 a 表現為矮莖。該植物花色有白色、紅色、紫色三種,其花色合成途徑如下圖,其中 B 基因的存在能夠抑制b 基因的表達:
(1)選取某純合白花和純合紫花植株雜交,F1 花色表現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 自交,若F2 代表現型有兩種, 則親代白花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若 F2 代表現型有三種,其表現型及比值為_________________。
(2)某純合紫花高莖植株與純合紅花矮莖植株雜交,F1中出現了矮莖植株,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
①該植株 A 基因發生了基因突變②外界環境影響導致性狀發生了改變③該植株可能是 Aaa 的三體,為了確定該植株形成的原因,使該植株與親代純合紅花矮莖植株雜交:
若 F2 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植株可能是基因突變引起;
若 F2 代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植株可能是外界環境影響引起;
若 F2 代____________________,則該植株可能是Aaa 的三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結構示意圖如下:N-核衣殼蛋白,M-膜 糖蛋白,E-血凝素糖蛋白,S-刺突糖蛋白,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據新型冠狀病毒結構示意圖與HIV 比較,從病毒分類上看,二者都是_________類病毒,組成該病毒的元素有__________。M所在位置____(答是或不是)細胞膜,高溫能殺死病毒的原理是_____
(2)目前準確快速檢測COVID-19的方法是使用核酸檢測試劑盒,此檢測屬于_______水平上的檢測。檢測病毒之前,首先要通過體外復制獲得大量病毒核酸片段,試根據高中所學知識,推測可能需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利用已知序列的核酸通過分子雜交技術檢測出COVID-19 的RNA的核糖核苷酸的序列,此檢測依據的原理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北溫帶湖泊冬季溫度與溶氧量隨水深的變化情況。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斜溫層的湖水溫度變化最大
B.表水層比靜水層溶氧量大取決于溫度差異
C.該湖泊從冬季到夏季的面貌變化屬于次生演替
D.該湖泊的垂直結構是垂直方向上空間異質性的體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從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氮源種類來看,一部分微生物是不需要利用氨基酸作為氮源的,它們能把_______________(列舉兩例)等簡單氮源用于合成所需要的一切氨基酸,因而可稱為“氨基酸自養型生物”。
(2)伊紅美藍培養基可用于飲用水大腸桿菌數目的測定,根據培養基上黑色菌落的數目推測大腸桿菌的數量。但單位體積飲用水中大腸桿菌數量相對較少,若直接將一定體積的自來水接種到培養基中,培養后可能無法得到菌落或菌落數目太少,可通過“濾膜法”解決這個問題,其操作思路是:_____________。除上述方法外,稀釋涂布平板法和_________法是測定微生物數量更常用的兩種方法。
(3)在固定化細胞實驗中,明膠、瓊脂糖、海藻酸鈉等物質能作為包埋細胞載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工業生產中,細胞的固定化是在嚴格_______條件下進行的。
(4)為了探究一種新型堿性纖維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下圖。
加酶洗衣粉中目前常用的四類酶制劑除纖維素酶外,還有___________(至少答兩類)。根據以上實驗結果,能否得出堿性纖維素酶對污布類型2的去污力最強,并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復旦大學某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了一種人類單基因遺傳病,并將其命名為“卵子死亡”。該類患者的卵子出現發黑、萎縮、退化的現象,導致不育。圖為該病遺傳系譜圖,經基因檢測I1含有致病基因,I2不含致病基因,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該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B.Ⅱ2為雜合子的概率為2/3
C.Ⅱ3與Ⅱ4再生一個患病后代的概率為1/8
D.患者的致病基因均來自于父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工程為培育抗病毒植物開辟了新途徑,下圖為研究人員培育轉花葉病毒外殼蛋白基 因(CMV-CP基因,長度為740個堿基對)番茄的主要過程示意圖(Kanr為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請回答:
(1)將CMV-CP基因導入番茄細胞后,培育的番茄植株具有抗CMV感染能力,這種現象屬于植物的特異性免疫,該免疫過程中抗原是____。
(2)過程①接種的農桿菌細胞中,Kanr及CMV-CP基因應整合在Ti質粒的T-DNA內部,這是由于 __。使用液體培養基培養農桿菌的目的是____。
(3)為確定用于篩選的Kan適宜濃度,研究人員進行實驗,結果如右表。最終確定過程③④加入的Kan濃度為35mg·L-1,該濃度既可___,又不至于因Kan濃度過高影響導入重組DNA細胞的生長發育。
Kan濃度/mg.L-1 | 接種外植體數 | 形成愈傷組織數 | 外植體狀況 |
0 | 55 | 49 | 正常形成愈傷組織 |
25 | 66 | 2 | 只膨大、不易形成愈傷組織 |
35 | 66 | 0 | 變褐色死亡 |
50 | 64 | 0 | 變褐色死亡 |
(4)過程③、④所需的培養基為 __(填“固體”或“液體”)培養基。過程⑤再生植株抗性鑒定時,引物序列設計的主要依據是_____,引物序列長度及G+C比例直接影響著PCR過程中_______(填“變性”或“退火”或“延伸”)的溫度。
(5)過程⑤電泳結果如圖,其中l號為標準參照,2號為重組Ti質粒的PCR產物,3-6號為抗性植株DNA的PCR產物,可以確定3—6號再生植株中 ____號植株基因組中整合了CMV-CP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