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可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 S和32 P的培養基培養噬菌體
B.實驗過程中,攪拌的目的是為了裂解細菌,釋放出噬菌體
C.實驗中細菌裂解釋放出的噬菌體不能檢測出35 S標記的蛋白質
D.實驗結果表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0分)閱讀以下材料后回答問題:
科學家在進行細胞膜化學成分的分析時,一般用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將其特殊處理后,造成紅細胞破裂發生溶血現象,再將流出細胞外的物質沖洗掉,剩下的結構就是較純凈的細胞膜,在生物學上稱為“血影”。對“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學組成如下:蛋白質49%,脂質43%,糖類8%。
(1)為什么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制備細胞膜? 。
(2)如何處理紅細胞才能使其發生溶血現象? 。
(3)“血影”的化學成分中主要是含有哪一種脂質? 。
(4)如果用植物細胞代替哺乳動物紅細胞,按照上述方法步驟做此實驗,要想獲得細胞膜,首選必須去掉______________,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廣東省揭陽市高三第一學期學業水平考試理綜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以小麥為材料所進行的實驗,其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A.將發芽種子研磨液置于試管中,加入斐林試劑,即呈現磚紅色沉淀
B.用鹽酸處理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有利于健那綠對線粒體染色
C.在小麥根尖分生區細胞中,可觀察到兩兩配對的同源染色體
D.觀察小麥根毛細胞的質壁分離時,需縮小光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2分) 洋麻莖稈的紅色和綠色由A—a、B—b,R—r三對基因共同決定,三對基因與莖稈顏色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基因型為A-B-rr的個體表現為紅莖,其余則為綠莖。現有三組純種親本雜交,其后代的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
請回答有關問題:
(1)從_____組雜交實驗的結果可判斷,A—a、B—b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甲組綠莖親本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或_____。在丙組F2代中紅莖個體的基因型有______種。
(3)乙組F2中的紅莖個體分別自交,后代中出現紅莖個體的概率是_______。
(4)花青素是一種非蛋白類化合物,由圖示可知,其合成過程是在基因的復雜調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有_______(多選題。全對得2分,錯選、不選得0分,漏選得1分)。
A.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B.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狀
C.一種性狀可以由多對基因控制
D.基因的表達受到其他基因的調控
E.生物的性狀不僅受到基因的控制,還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反射弧中,興奮的傳導是雙向的
B.神經末梢遍布全身,因此神經調節比體液調節作用范圍更廣泛
C.當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下降時,大腦皮層產生渴覺
D.位于脊髓的低級中樞受腦中相應的高級中樞的調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觀察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和通透性均大于細胞壁
B.隨著質壁分離的進行,液泡的顏色變淺
C.用鹽酸處理表皮細胞,更容易觀察到質壁分離現象
D.實驗過程中,至少需要對裝片進行三次觀察并記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福建省廈門市高三第一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了證明酶的作用具有專一性,某同學設計了如下5組實驗,分別選擇一定的試劑進檢測,合理的實驗方案是
A.①和③對比,用雙縮脲試劑檢測
B.②和④對比,用碘液檢測
C.④和⑤對比,用斐林試劑檢測
D.③和④對比,用斐林試劑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江蘇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圖1、圖2是兩種生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若圖1表示藍藻細胞,與圖2細胞在結構上最主要的區別是 。圖1和圖2都有的細胞器是 (填名稱)。
(2)編號為①的結構,圖1、圖2中均有,是細胞的界膜,其基本骨架為 ;兩種細胞均能進行光合作用,原因是 。
(3)圖2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RNA的細胞結構有 (填編號),能產生三磷酸腺苷的細胞結構有 (填編號)。
(4)若圖2是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則圖中不應該具有的細胞器是 (填編號);若圖2是小鼠的胰島B細胞,與合成和分泌胰島素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有 (填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登革熱病人有皮疹、發燒、頭痛等癥狀,登革熱病毒可通過白色伊蚊傳播,該病毒致病機理簡圖如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沃爾巴克氏體是一種廣泛分布于節肢動物體內的共生微生物,可使雄性伊蚊不育。科研人員將沃爾巴克氏體導入受精卵的細胞質中,該受精卵發育成的雌蚊的后代中都含有沃爾巴克氏,其原因是 ,將含有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釋放到自然環境中,可以直接降低白色伊蚊種群的 ,從而有效控制登革熱病毒的傳播。
(2)血管通透性增大, 外滲引起組織水腫壓迫神經,興奮傳至 形成痛覺。
(3)登革熱病毒侵入人體后,血液中 等激素含量升高,從而使產熱增加導致發熱。
(4)物質甲為 ,該物質和抗體Ⅰ能促進 ,使復合物增多,加重病癥。
(5)人體感染登革熱病毒后是否患病取決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