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實驗中已觀察到,植被的消光量隨葉面積指數(LAI 每平方米土地上總葉面積的平方米數)而增加,其公式是 ID=I0×e-K×LAID式中ID是在植被中D處(從植被頂點到D點的距離)的光照強度。I0是植被之上的光照強度。K是消光系數,LAID是累積的葉面積指數(從植被頂端開始測量到D處為止)。
以下敘述中哪一條不正確?
A.K隨葉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B.K隨葉綠素濃度的增加而增加
C.K隨植被中葉片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D.K隨植被中光反射的增強而增加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許多實驗中已觀察到,植被的消光量隨葉面積指數(LAI:每平方米土地上總葉面積的平方米數)而增加,其公式是:Id=I0×e-K×LAId式中Id是在植被中d處(從植被頂點到d點的距離)的光照強度。I0是植被之上的光照強度。K是消光系數,LAId是累積的葉面積指數(從植被頂端開始測量到d處為止)。
以下敘述中哪一條不正確?
A K隨葉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B K隨葉綠素濃度的增加而增加
C K隨植被中葉片數量的增加而增加 D K隨植被中光反射的增強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許多實驗中已觀察到,植被的消光量隨葉面積指數( LAI:每m2地面上總葉面積的m2數)而增加,其公式是:Id=I0×e(-K×LAId)。公式中的Id是在植被中d處(從植被頂到d點的距離)的光照強度;I0是植被之上的光照強度。K是消光系數;LAId是積累的葉面積指數(從植被頂端開始測量)。以下的哪一種說法不正確?
K隨著下列各項而增加:
A 葉片厚度 B 葉片中葉綠素的濃度
C 植被中葉的量 D 植被中光的反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許多實驗中已觀察到,植被的消光量隨葉面積指數( LAI 每m2地面上總葉面積的m2數)而增加,其公式是 ID=I0×e(-K×LAID)。公式中的ID是在植被中D處(從植被頂到D點的距離)的光照強度;I0是植被之上的光照強度。K是消光系數;LAID是積累的葉面積指數(從植被頂端開始測量)。以下的哪一種說法不正確?
K隨著下列各項而增加
A.葉片厚度 B.葉片中葉綠素的濃度
C.植被中葉的量 D.植被中光的反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2-2013學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Ⅰ.用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不僅化學性質不變而且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法在生物學的研究中已被廣泛應用。試分析下列有關實驗:
(1)如果用18O標記的水澆灌某盆栽植物,并將該盆栽植物置于光照下。一段時間后,在植物體周圍空氣中,能夠收集到含18O標記的物質有氧氣、水和二氧化碳,它們分別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生理過程產生的。
(2)把用32P標記的磷酸加入細胞培養液中,短時間內快速分離出細胞內的ATP,發現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已帶上了放射性標記,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細胞內ATP的含量變化不大,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光照條件下,向培養小球藻的試管中通人用14C標記的濃度為1%的14CO2,第5分鐘再通入濃度為2%的14CO2,第10分鐘再供給濃度為0.003%的14CO25分鐘,并維持各時間段內相應的二氧化碳濃度。在這個過程中,分別檢測小球藻內的葡萄糖、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的放射強度,得到上圖中a、b、c三條曲線。這三條曲線表示的化合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Ⅱ.在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和研究過程中有許多著名的實驗,其中美國科學家恩格爾曼用水綿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就是其中之一。請根據該實驗回答問題:
(1)恩格爾曼選擇水綿為實驗材料,該材料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水綿和好氧性細菌制作成臨時裝片,為排除外界干擾,必須放在_______ 環境中。
(3)用極細的光束照射到水綿的某部位,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 。
(4)如果臨時裝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細菌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 。
(5)該實驗證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