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表示某種兔遷入新的環境后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第3年時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兔種群的密度,第一次捕捉50只全部標記后釋放,一個月后進行第二次捕捉,共捕獲未標志的60只,標志的20只.估算該兔種群在這一環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300只 C.200只 D.400只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研究發現在促進生長的濃度范圍內,相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A和吲哚乙酸(IAA)的促進作用不同.為了探究生長素類似物A和IAA的促進作用是否存在差異,實驗小組同學以小麥胚芽鞘為材料進行了如下實驗.
(1)實驗步驟:
第1步:取生長狀況完全相同的小麥胚芽鞘若干,并切去尖端4mm,然后浸入蒸餾水中1h.
第2步:選取處理過的胚芽鞘,每10條為一組分別放入 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A溶液(甲組)和IAA溶液(乙組)中.
第3步:避光且溫度保持在25℃條件下培養24h后,逐一測量切段長度,并求兩組胚芽鞘長度的 .
(2)預測實驗現象并得出結論:
①若 ,說明生長素類似物A促進生長的作用大于IAA.
②③…略
(3)實驗分析:
①實驗中要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原因是 ,將切段浸泡在蒸餾水中的目的是 .
②每組胚芽鞘要10條,而不是1條的原因是 .
③如果用一系列濃度梯度的IAA溶液處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發現有兩個不同濃度的IAA培養液培養的胚芽鞘的平均長度相同,請根據生長素作用的特性,解釋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位素標記(示蹤)法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A.用含14C的CO2來追蹤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的轉移途徑
B.在驗證DNA是噬菌體遺傳物質的實驗中,用15N代替32P標記噬菌體DNA
C.用3H標記的亮氨酸,來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D.用以15NH4Cl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以14NH4Cl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先后培養大腸桿菌,探究DNA分子的復制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生物膜的亞顯微結構,其中a和b為物質的兩種運輸方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a運輸方式中一般不需要消耗能量
B.神經細胞膜上識別遞質的結構是①
C.b可表示肌細胞從組織液中吸收氧氣
D.細胞膜的選擇透性與②有關,與③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種豚鼠的毛色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雜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與親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關于此現象合理的解釋是( )
A.子二代完全符合分離定律的性狀分離比
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沒有出現交叉互換
C.后代個體數量少,統計中出現了較大的偏差
D.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且在有雙顯性基因存在時才表現為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從一動物細胞中得到兩類大分子有機物x、y,已知細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處理,x被分解而y不變.x含有化學元素N,有的還含有元素S,y含有化學元素N和P,它們與蘇丹Ⅲ染液都沒有顏色反應,細胞膜上有x而無y.下列有關x、y的敘述,錯誤的是( )
A.x可能是蛋白質
B.y的基本組成單位可能是核苷酸
C.細胞膜上的x可能是載體
D.y可能在核糖體上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省紅河州蒙自市高二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通過人體自身調節實現
B.包括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
C.包括pH的調節,血糖的調節
D.免疫調節不屬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范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