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生態工程模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生態工程是一類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續的工程體系
B.沼渣、沼液作為肥料還田,為農作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C.該工程通過建造沼氣池,實現了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
D.該生態工程的建立,提高了各營養級的能量利用效率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施加藥物A能使蔗糖酶的活性喪失;施加藥物B后蔗糖酶活性不變,但蔗糖和蔗糖酶結合的機會減少。如圖為蔗糖酶在不同處理條件下(溫度、PH均適宜)產物濃度與時間的關系,其中乙組使用少量藥物B處理。據圖分析,下列敘述合理的是
A. 甲組先使用藥物B處理,在t1時可能適當提高了溫度
B. 丙組先使用藥物B處理,在t1時可能使用藥物A處理
C. 在t1時間之后甲組蔗糖酶的活性高于乙組和丙組
D. 在t1時間之后丙組中蔗糖酶和蔗糖作用機會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圖中果酒發酵裝置改裝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實驗,下列相關操作錯誤的是( )
A.改裝時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劑瓶與管口2連通
B.經管口3取樣檢測酒精和CO2的產生情況
C.探究有氧條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時打開閥a
D.實驗開始前對改裝后整個裝置進行氣密性檢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圖解,圖中數字為能量數值,單位為kJ/(m2·a)。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值為20810kJ/(m2·a)
B. 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11.3%
C. 該生態系統能量的輸出都是通過各營養級的細胞呼吸實現的
D. 據能量的輸入和輸出分析,該生態系統的群落還沒有演替到相對穩定的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植物組織培養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②的培養基中只含有植物生長調節劑而不含其他有機物
B.③中的細胞進行脫分化并以減數分裂方式不斷增殖
C.調節④培養基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比例可影響植物細胞分化發育方向
D.⑤植株根尖中分生區細胞與成熟區細胞的全能性表達程度相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者利用“影印培養法”研究大腸桿菌抗鏈霉素性狀產生的原因,先將原始菌種涂布在1號培養基上,培養出菌落后,將滅菌絨布在1號上印模,絨布沾上菌落并進行轉印,使絨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種到2號和3號培養基上。待3號上長出菌落后,在2號上找到對應的菌落,然后接種到不含鏈霉素的4號培養液中,培養后再涂布到5號培養基上,并重復以上步驟。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大腸桿菌抗鏈霉素的性狀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
B.大腸桿菌的抗鏈霉素突變是由鏈霉素誘導產生的
C.4號與8號培養液中,抗鏈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漸增大
D.在一定時間內4號培養液中大腸桿菌的數量逐漸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乳腺炎和口蹄疫分別是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危害奶牛養殖業的兩種嚴重疾病。研究者利用生物技術培育出轉乳鐵蛋白肽(抗細菌)和人干擾素(抗病毒)基因的雙轉基因奶牛品種。下圖1為基因表達載體,圖2為培育流程。請據圖回答問題:
(1)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
(2)基因表達過程包括___________,圖1中一般能同時表達的基因是___________。新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圖2中研究者可利用___________技術篩選出干擾素基因成功表達的胚胎進行移植。
(4)若利用PCR技術增加目的基因的數量,由圖3可知,A、B、C、D四種單鏈DNA片段中應選取__________作為引物(DNA復制子鏈的延伸方向5′→3′)。若上圖所示基因復制2次,則共需要這兩種引物各___________個;PCR程序中“適溫延伸”中的適溫是___________酶的最適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測得小麥、大豆、花生三種生物干種子中三大類有機物含量如圖,敘述正確的是( )
A.用雙縮脲試劑檢驗大豆組織樣液中存在蛋白質加熱呈藍色
B.選用花生檢驗細胞中有脂肪存在時需要使用顯微鏡
C.向小麥種子的研磨濾液中加入斐林試劑,就會呈磚紅色
D.萌發時相同質量的三種種子需要的O2量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一富營養化河流生態修復工程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浮床有吸收水體氮、磷的能力,可減少富營養化
B.吸附基質增加了微生物附著的表面積,提高了凈化效果
C.曝氣可增加厭氧微生物降解有機污染物的能力
D.增加水體透明度,恢復水草生長是該修復工程的目標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